文案短句

初一语文《钱塘湖春行》教案〖描写春景的诗句〗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2日

描写春景的诗句

1、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2、理解诗歌内容,领会其中所抒发的感情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4、教会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7、提高审美能力

8、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意境及品味语言

9、教学难点 体会意境及品味语言

10、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引导式。 学法:自主、合作的方式

11、教学课时 一课时

12、前几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老舍先生一同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到1180年前的西湖去看看,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板书课题)

13、作家及作品

14、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以乐府诗见长,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每写好一首诗,都先让老人先读,不懂就改诗。

15、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称为“诗仙”)、杜甫(现实主义诗人,称为“诗圣”)、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

16、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

17、自读,标出不会读的字词(抽一名学生读)

18、纠错,范读(听节奏及感情)

19、指导断句(意义划分法)

20、学生自由读

21、指名朗读

22、解题(引导学生完成)

23、地点:钱塘湖 季节:春 事件:行(骑马游春)

24、体裁:七言律诗(教师讲解: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认知)

25、注:结合时代背景讲事件

26、理解内容

27、明确:结合注释,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课文理解

28、赏析(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引导)

29、本文围绕哪两个字来写。

30、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1、能力目标: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2、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3、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34、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5、诵读为主,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36、创设情景

37、导入新课

38、作者简介

39、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崇尚简单易懂。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40、揭示目标

4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42、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4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44、整体感知

45、点名朗读,同学纠正。

46、听录音朗读,感染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

47、学生齐读诗歌一遍(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48、通过诗歌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信息?大家猜一下作者是如何游西湖的?

49、作者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50、此诗写的是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

51、○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52、请放声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同桌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53、生自学;师巡视;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54、指名学生译讲诗歌。

55、○三读课文,品味探究。

56、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57、“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58、举例说明本诗中引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59、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60、师生共同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

61、拓展延伸

62、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6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7、课堂达标训练

6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和“才能”表现了

70、这首诗是写()作者的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

71、课外作业

72、背诵、默写全诗。

73、根据你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写为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

74、教师寄语

75、最后老师根据这首小诗,送给大家一幅对联,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富有诗情、诗心之人:

76、莺歌燕舞,姹紫嫣红,西湖处处春明媚

77、诗情画意,齐欢同乐,心海时时爱暖盈

78、师:在品诗之前先提一个学习要求:学完这首七言律诗后把它改写为一篇寓情于景的写景短文。所以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就从写作的角度去讨论一些问题。

79、师生研讨:①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80、从哪里看出来的?

81、明确: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

8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83、明确: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84、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85、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86、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87、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88、学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话表述对钱塘湖的赞美之情,形式为“钱塘湖啊,你……”(幻灯片)

89、教师小结:学完整首诗,我们能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诗人的喜悦之情。在细笔描绘景物时,他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

90、春潮、浅草等等,写这些具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是为了表达

91、诗人怎样的情感?(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所以虽是写

92、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写景是抒情的基础

93、抒情是写景的目的。

94、再次齐读全诗,当堂背诵。

95、请大家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为现代写景短文。

96、在写作时要体现四个“要”(幻灯片)

97、要有精美的景物描写;

98、要写出早春景物的特征;

99、要注意景物描写的顺序;

100、要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101、关注两个“可以”(幻灯片)

102、可以展开合理的联想;

103、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

104、学生练笔。

105、小组交流讨论,推荐优秀短文全班共同欣赏。

106、全班交流评价。

107、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诗文。

108、理解诗文的内容。

109、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10、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品读诗的内容。

111、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112、理解诗歌内容,领会其中所抒发的感情。

11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114、教会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

115、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116、提高审美能力。

117、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118、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119、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120、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描绘西湖的诗文,体会西湖的美;

121、准备多媒体教学。

122、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23、师:同学们好!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那西湖风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西湖风光图片,亲眼感受一下吧!(配乐,投影风光图片)

124、师: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呀?

125、师:西湖风光的确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览一番吧?好!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去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

126、作者简介:

127、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带领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指一生说)

128、(幻灯片出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长庆三、 ○四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诗人。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湖光山色的诗歌。请注意: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名。

129、背景介绍:

130、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13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32、读一读,领略诗之韵。

133、朗读诗歌的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134、学生自读诗歌。

135、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

136、点名朗读,同学纠正,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

137、听录音。

138、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

139、师: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请迅速更正。(幻灯片)钱塘湖春行

140、(唐)白居易

14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4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4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4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5、齐读诗歌一遍。

146、师: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种幸福吧!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147、译一译,通晓诗之意。

148、师: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西湖,西湖的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如果请白居易先生做导游,他所吟诵的古诗啊,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译一译,通晓诗之意。

149、(出示投影)请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

15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讲解诗句意思。

151、生自学;师巡视,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152、指名学生翻译诗歌。

153、师备案: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五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154、全部讲完,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155、师:好!同学们对本首诗的内容理解得不错了!下面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表现的意境。

156、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57、学生自读后讨论:诗中所写的是春天的哪一个阶段,找理由说明:

158、明确:写的是早春,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是“早莺”,而且几处,不多,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是不多的几家,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而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

159、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怎样写?

160、明确: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春水初涨,春水淙淙;白云重叠,同湖面相连,水云相接连成一体;早莺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刚回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而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数量多,颜色艳,使人眼花缭乱,便有迷乱之感;草初生,刚能淹没马蹄印。

161、品读诗,赏妙笔

162、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颜色之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眼花缭乱,便有迷乱之感;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163、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学生讨论找出并说说妙在哪里?

164、明确: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

165、想象诗中优美的意境,教师配乐朗诵。投影钱塘湖的春景图

166、明确: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167、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68、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69、明确: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最爱”,表达作者对钱塘湖美景的赞美热爱之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170、请学生回答: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171、西湖是我国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驰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历代文人咏赞西湖的诗文很多,你们能举出一些吗?

172、例: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73、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4、课堂总结:

175、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荫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176、布置作业:

177、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178、赏析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179、板书设计:

180、所行孤山寺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181、西湖春景图所见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的喜爱和

182、所感最爱湖东行不足

18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默写。

184、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185、品位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186、预习检测

187、搜集你感兴趣的李白的几首古诗,并熟练朗诵。

188、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89、写作背景:

190、用“/”试着给诗歌划分停顿。

191、孤山寺北贾亭西,

192、水面初平云脚低。

19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94、乱花渐欲迷人眼,

195、浅草才能没马蹄。

196、最爱湖东行不足,

197、绿杨阴里白沙堤。

198、吟读诗歌,读出抑扬感受诗人心情。

199、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尝试将诗歌用现代汉语顺译下来。(写到“吟读1”划分节奏后的空白处)

200、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心感受诗中的美句,把你的感受写在下边。(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几句)

201、课堂检测

202、从莺燕的活动来表现初春盎然春意的句子是:

203、————————————,———————————。

204、描写一幅初春涨潮图的句子是:

205、描写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

206、表达式人沉醉之情的句子是:

207、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08、用心品味诗歌形象的语言;

209、听录音朗读,感染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标出韵脚)

210、学生齐读诗歌一遍 (注意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211、通过诗歌的题目,我们可以发现什么信息?大家猜一下作者是如何游西湖的?

212、作者游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213、生自学;师巡视;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214、指名学生译讲诗歌 。

215、诗中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16、“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217、举例说明本诗中引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18、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219、猜猜下列诗句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排列

2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渐欲”和“才能”表现了 ( )

221、这首诗是写( )作者的兴趣不在于介绍某一处名胜或某一种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 )

222、最后老师根据这首小诗,送给大家一幅对联,希望同学们 都能做一个富有诗情、诗心之人:

223、孤山寺 水涨云舒

224、贾公亭 游 春 莺歌燕舞

225、白沙堤 踪 踪 花乱草绿

226、西 湖 早春图(最爱)

227、采用以诗学诗之法,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界,加强积累,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体会作者抓景物特征描写的妙处,深化学生对诗歌所抒发的情感的理解。

228、1 知识和能力:①体会本诗所描写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征,感受西湖的美。②学会寻找重点字词,分析重点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③能够背诵全诗。

229、2 过程和方法:①用先独立思考,后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②利用诗歌引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能够联想到与之有关联的其他诗歌,加强诗歌之间的联系。

230、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31、1 朗读法: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232、2 对比法:在正比和反比之中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体会如何抓事物特征描写之法。

233、3 分散拓展法:在教学中,抓住文本,适时延伸,把视觉触角伸向诗外,加强课内外联系和诗歌积累。

234、教学手段:课件

235、在小学里我们曾学过一首诗《草》,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知道作者是谁?谁来说说白居易?指名回答,教师补充。关于白居易的名字有个有趣的典故。师讲:白居易应举,初到京城,以诗拜谒顾况,顾况视其姓名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等他看完上面这首诗,随即改口说,米价虽贵,居之易矣。白居易诗歌的成就很大,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著名的诗歌《钱塘湖春行》。

236、[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利用典故,激发兴趣,让学生带着高昂的情绪和好奇的心理开始下面的“西湖之旅”]

237、1 齐读全诗。解决字词读音:啄zhuó没mó白沙堤dī

238、2 指名读全诗。

239、1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西湖又名西子湖。为什么又叫西子湖呢?其名出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40、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在不断地吟唱着具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西湖。苏轼这首诗里的“西子”就是古代美女西施,在苏轼的眼里西湖就像一位绝代佳人,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样的楚楚动人。

241、2 学生观赏西湖秀丽风光。

242、[设计意图:利用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湖诱人的美:并且进行第一次分散拓展,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出示西湖秀丽风光组图,加深学生对西湖的直观感受,并且为下文学习作好铺垫。]

243、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笔下的西湖。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学习。

244、1 学生独立思考。

245、2 小组合作交流。

246、3 班级交流讨论。

247、随着学生的回答,随机分析诗歌,分散朗读每一句诗。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248、“初平”湖水同沙堤平,即春水初涨,“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249、“几处”“谁家”突出了数量的少,“早莺”“新燕”之“早”“新”说明时令的早。有人提议把这句改为“处处黄莺争暖衬,家家飞燕啄春泥”,你们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250、“浅草”“才能”说明小草还很小。引导学生回想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认为下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与本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51、以上抓住时令特征“早”字深入分析,并且形成板书:

252、[设计意图:根据自主、合作、探究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流程随着学生的思维变化而变化,并且突出重点,利用正面对比和反面对比的方法,领悟、探究作者用词之妙。]

25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

254、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的依恋,对杭州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从“最爱”、“不足’可以体会到。

255、白居易对西湖、对杭州的感情是深厚的,我们可以从他的另一首诗中得到印证。

256、[设计意图:为了防止情感教育的空洞化,采用以字词悟情的方法,并且引用作者自己的诗来说明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

257、如此美丽的西湖,把它装进我们的心中吧!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西湖初春之景。

258、读第一遍,脑中出现景物之轮廓。

259、读第二遍,在脑中给景物着色。

260、读第三遍,使景物动起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61、背诵全诗。

262、作业:(选做其一)

263、1 收集你喜欢的描写春之景的诗句,并熟读成诵。

264、2 收集你喜欢的描写西湖之景的诗句,并熟读成诵。

265、同学们知道“西湖”这个名字是谁先第一个称呼的吗?是白居易,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杭州回舫》(出示屏幕)其中有一句话叫“报与西湖风月知”后人才把她命名为西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西湖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白居易游西湖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板书)

266、朗读这首诗(找一生)

267、找生评价:字音、节奏、语气、情感

268、听录音注意以上四方面。

269、学生自由朗读

270、学生展示朗读风采:找一生读,找小组读,齐读

271、理解诗意

272、师:这是一首歌咏早春西湖的写景诗,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想不想看到这些画面?想!好,现在大家对照注释理解没局势的意思,不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

273、品诗明义 描绘画面

274、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诗描绘画面,参考句式:

275、从————中我看到了————。

276、从————中我听到了————。

277、从————中我感受到————

278、赏析古诗

279、师:“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老师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让大家欣赏一下好不好?现在画面欣赏完了,画面美不美?这首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古诗

280、赏析方法:

281、赏物像(描绘了什么?)

282、抓特点(怎么描绘的?)

283、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

28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85、赏析以前我们先找到作者描绘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找生说。

286、板书:水、云,莺、燕、花、草

287、师:赏析这首诗其实就是看作者如何描绘这些景物的?或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288、举例: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写出了初春黄莺还不多,“争”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黄莺竞相飞上枝头欢歌的景象。展现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289、小组合作赏析剩下的六句话

290、小组抽签展示

291、A、水面初平云脚低”:“水初平“意思是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292、B、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写出了初春燕子还不多,用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293、C、“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294、D、“浅草才能没马蹄”: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295、E、最爱湖东行不足: “最爱” 一词体现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行不足” 一词表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296、D、绿杨阴里白沙堤: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297、师问: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板书:赞美,喜爱)

298、背诗(比一比)

299、我来鉴赏

300、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30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02、第二句话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惊讶、惊喜)

303、○三四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赏析。

304、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描绘出白雪的顽皮可爱。

305、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古诗,同学们喜欢春天和西湖吗?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诗句。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可以记录下来,看一下那个小组积累的多。小组展示。师(出示屏幕)

306、老师的话

307、这节课是诗人在引领者我们与春天通行,让我们呼吸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人生苦短,春天不容错过,春天不容辜负,同学们要珍惜青春,让你的人生如春天一般绚丽多彩!

308、知识目标

309、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310、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311、情感目标

312、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13、能力目标

314、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315、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316、前几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和老舍先生一同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到1180年前的西湖去看看, 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板书课题)

317、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以乐府诗见长,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每写好一首诗,都先让老人先读,不懂就改诗。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称为“诗仙”)、杜甫(现实主义诗人,称为“诗圣”)、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

318、地点:钱塘湖 季节:春 事件:行(骑马游春) 体裁:七言律诗(教师讲解: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认知)

319、明确:“春”、“行”

320、诗人的“行”踪(游踪是如何的?从文中找出词语)

321、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322、(注:抓题眼)

323、诗人在途中看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寻景物)

324、孤山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 | | |

325、水 几 谁 乱 浅 绿

326、面 处 家 花 草 杨

327、初 早 新 渐 才 阴

328、平莺 燕 欲 能 里

329、云 争 啄 迷 没 白

330、脚 暖 春 人 马 沙

331、低 树 泥 眼 蹄 堤

332、行程找到了,现在我们看看写了什么“春景”?哪些属于初春之景? 明确:春景-------水、云、鸟、树、泥、花、草

333、初春之景(细节描写)-----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早莺 新燕 乱花、浅草

334、诗中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悟诗情)

335、“最爱湖东行不足”,说明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体现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36、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337、因为还是初春季节,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由春的歌手和春的信使来展现出大自然刚从沉睡中刚苏醒过来。

338、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轻快明丽,令人目迷神驰。

339、赏析诗歌的方法:抓题眼、寻景物、悟诗情(重点)

340、赏析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41、背诵此诗

342、体会诗意美――联读比较赏析《钱塘湖春行》的诗歌内容。

343、调动积累:运用联想将原来学过的诗文来为该诗作注脚,用散文去诠释诗句。本单元中,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跟《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家新燕着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异曲同工之妙。启发学生回忆背诵,比较两种表现方式的异同,解读、理解律诗的特点,欣赏律诗的声律和声韵之美,积累诗句。朗读品味对偶句,读出韵味。

344、插页补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池塘生春草,园柳变禽鸣”(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孟郊的《春雨后》);“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杜甫《丽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的《天净沙春》)以上几首诗中,哪些地方与《钱塘湖春行》有相似意境,进行比较阅读?

345、研读与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346、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347、品味意趣――重点欣赏辛弃疾的《西江月》的意境美。

348、插页题解:“西江月”是词牌名,词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物象丰富、意趣盎然。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349、评读,品评意趣。寻找词中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诗的意趣?探究后明确

350、夜行山中忽逢阵雨, 恰好“忽见”住过的茅店,想什么就有什么,作者真是喜出望外!

351、赏明月、拂清风、看惊鹊、闻稻香、听蛙声与蝉鸣,感觉闲适与喜悦。

352、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353、吟读,读出词的韵味,划分节奏。

35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55、析词补白――重点欣赏《天净沙秋思》中炼字美。

356、探究想像:作者一字一景,惜墨如金,曲中出现的景有哪些?给读者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

357、讨论明确: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顿生色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全篇纯用白描勾勒出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愁苦之情。

358、阅读比较:元代词曲作家白朴的两首《天净沙》小令: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春》)在情绪上与《天净沙秋思》有何异同?

359、改写:如果把修饰语和中心词略加改动,让诗的情绪变得清新、喜悦,如何改?

360、析词补白:诗句的简洁,为读者创设了丰富的想像空间,正像绘画和书法中的 “飞白”, 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请学生想像语词之间的关系,为这首小令补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小令体现的意境表达出来。可以画、可以讲故事、可以配乐朗诵、可以翻写新诗或者散文。

361、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36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363、课外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364、风吹柳花满店香(李白)

365、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

36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367、教学目标:

368、掌握朗读技巧,有感情地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369、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联想感悟诗歌内容。

370、激发学生热爱古诗的热情,培养审美和品鉴能力。

371、教学重难点:

372、朗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373、课时安排:1课时

374、课前准备:

375、制作导学案,布置学生查找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376、多媒体PPT课件辅助教学。

377、教学过程设计:

378、激情导入:

379、同学们,苏东坡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是描写哪里的美景呢?对,西湖。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不仅流传着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有一首首动人的、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美丽景色的《钱塘湖春行》,它的作者是——白居易。

380、初读诗歌:

381、读准字音、节奏:

382、师:请同学们拿出之前所预习的导学案。我们在学习一首诗之前,首先是要去读它。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全诗。

383、师:请一位同学来评价 他(她)的朗读,认为他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做出示范。

384、预设:学生可能评价字音、朗读节奏或是情感方面,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点评或补充。

385、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先在书上划分出诗歌的节奏,根据学生的划分,教师引导主要可以按照二二三的节拍来划分,只是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声断气不断,音断意相连”,注意气息的运用,不要刻意停顿。

386、读出韵律:

387、师:找出这首诗的韵脚

388、生:西、低、泥、蹄、堤

389、师:介绍律诗的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方法指导:押韵是为了让整首诗听起来更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便于记诵。我们在读律诗时,对于押韵的字要稍微拖长一点,再齐读。

390、师:过渡:读准节拍和韵律还不够,还要读出感情,怎样读出感情呢?必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的看看这首诗的内容。

391、品读诗歌:

392、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的标题

393、师:从标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94、生: 地点:钱塘湖; 时间:春天; 事情:游览。

395、连成一句话:作者春天前往钱塘湖(西湖)游览

396、品读首联

397、师:写文章时要紧扣标题,我们看这首诗是不是这样。先看首联是如何紧扣标题来写的?即首联中的哪些词语能够与标题中的词语对应?

398、预设:结合书上注释,孤山寺、贾公亭是西湖特有的,紧扣“钱塘湖”

399、结合书上注释解释,水面初平和云脚低 紧扣“春”

400、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朱自清《春》中的“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和浮云低垂,与水相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401、师帮助学生找怎么样紧扣题目中的“行”,从“北”和“西”,可以看出作者是边走边看,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边,明白作者出游的行踪。

402、品读颔联和颈联

403、师:从题目和首联看出,作者在春天来到西湖,从孤山寺出发,经过贾公亭,作者放眼望去,春水初涨,与堤岸齐平,浮云低垂,同湖面相连。那么,除了水面和云脚以外,作者还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继续往下读。

404、生:从颔联和颈联找出: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405、师:颔联中的早莺和新燕都属于——动物,颈联中的乱花和浅草都属于——植物,莺是春天的歌者,燕是春天的信使,还有五彩缤纷的花朵,新生的草,这又是作者看到的初春的一番美丽景象。颔联中的“争”采用了——拟人的修辞,“争”和“啄”通过动物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这两个字要重读。

406、一起齐读颔联和颈联。

407、师:老师我在讲课的时候呢,喜欢让我的学生动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眼和真情去感受文本,不迷信权威。那这首《钱塘湖春行》呢,是千古流传的描写西湖美景的名家名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颔联和颈联。但是我们今天要来做一个小小的挑战,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挑战白居易,我们把颔联和颈联七言改为五言,大家看行不行。怎么改?讨论一下,不只有一种改法。

408、预设: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几莺争暖树,家燕啄春泥。

409、师:强调,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要对仗,要构成对偶句,在你改完之后也要构成对偶句。

410、预设:花欲迷人眼,草能没马蹄。 乱花欲迷眼,浅草能没蹄。

411、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

412、师:改了之后可不可以?请你针对某一种改法说一说不能改的理由。

413、预设:1。颔联中的“几处”,“谁家”去掉后,可以理解为“处处”、“家家”,不能更好体现“初春”之景。同理,去掉“早”和“新”也一样。

414、师补充: 2。颈联中的“乱”字写出的是诗人边走边看,时间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题中的“行”字;而草刚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去掉后不符合诗意。

415、“渐欲”是“渐渐就要”的意思,强调一个动态过程;“才能”是“刚刚能够”的意思,强调程度,这两个词也恰好描绘的西湖初春的景象,让人想到过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姹紫嫣红开遍,呈现出草长莺飞二月天的热闹景象。

416、至于去掉“人”和“马”,唐朝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上轻快地走,人的心情自然也感到舒适,加上如此的美景,不禁让人联想到真是“踏花归去马蹄香啊!况且删掉“人“和“马”,就让整首诗缺乏了画面感。

417、师:从刚才挑战白居易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往往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场景,一段历程,让人遐想,引人深思。虽然我们挑战失败,但也让我们明白:在读诗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一概而过,很难发现其中的韵味,只有仔细推敲,用心品味,让诗歌浸润心灵,才能真正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才能品到“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的炼字,才会浮现“著一字而意境全出”的画面。

418、师:大家闭着眼睛试背一下这两联。

419、品读尾联

420、通过刚才的分析,前三联写的都是“初春”之景。我们经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肯定包含有抒情,那试想你是白居易,在一个最美的季节,来到美丽的西湖,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你的心情会怎样?(喜悦)那作者的心情是否和你猜想的一样呢?你从哪一联知道的——尾联

421、师:尾联中有一个字说明了他的感情?——爱

422、作者最喜爱的是不是刚才看到的景物?不是。最喜爱——白沙提。

423、他有一个动作表明了,是“行不足”。“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诗人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再到白沙提,最流连忘返的就是“白沙堤”,写到这,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白沙提有什么好?——“绿杨阴里”,初春时候,柳条将舒未舒,除了这点,“白沙堤”到底怎样美,我们不知道,作者也不再写,留下含蓄的结尾让我们去回味和想象,这也是诗歌的精妙之处。

424、我们再来朗诵这首诗,那现在除了准确、流利,还应该做到——有感情(喜悦),请你带着喜悦的心情自己读一读。

425、请一位同学带着喜悦的感情给我们读一读。

426、时间充足可以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427、悟读诗歌:

428、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的朗读不过也就是加入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相信大家通过练习,也一样可以读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

429、优秀的写景的诗篇往往都是“诗中有画”,诗歌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容,现在设想你穿越时空,梦回唐朝,来的美丽的西子湖畔,利用这首诗中的景象,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出来。

430、在……中,我仿佛看到了……

431、在……中,我仿佛听到了……

432、在……中,我仿佛感受到了……

433、请两三名同学交流。

434、拓展延伸:

435、收集有关描绘西湖或早春景象的诗句,积累在读书笔记本上。

436、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437、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38、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439、收集与春有关的资料;

440、收录机、磁带;

441、课时:一个课时

442、教学设计:一、备读导入新课:

443、学生自由背诵唐诗,说唐代著名诗人,引出白居易;

444、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今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445、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446、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课;

447、初读熟悉全诗:

448、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449、齐读;个别读;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50、范读,学生思考:A、划出压韵的字;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451、理清游踪:

452、谁能划出标题写了几方面内容,并说明理由;

453、2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

454、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诗人的游踪为:(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455、寻觅春踪:

456、1。阅读全诗,想一想,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457、(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458、归纳:早春;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在具体分析时,结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写。

459、师小结: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

460、品读诗中妙笔:

461、1。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462、自由讨论,自由发言,归纳:“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

463、2。个别词句欣赏:

464、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

465、“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466、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467、“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

468、(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为什么“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莺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见也不多。)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这两句专写鸟儿。

469、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470、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

471、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暗切题中“行”字)

472、浅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没蹄”,也是暗切题中“行”字。)

473、问: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74、(“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75、问:最后两句是怎么结住全诗的?(用抒情方式)这两句颇有韵味,能品味出来吗?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可是开头只指出方位,“湖东”,面积太大了,为什么诗人“最爱”呢?到最后才点出白沙堤和它的景物特征,这就耐人寻味了。)

476、悟读景中情语:

477、1。作者在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78、2。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

479、“最爱”;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

480、3。学了《春》、《钱塘江春行》我们对自然应该持什么态度?

481、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482、4。钱塘湖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两位大忠臣陪在湖边,知道他们是谁吗?

483、于谦和岳飞;于谦写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则是对岳飞的褒扬,我们要学习他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

484、展读尽显春机:

485、同学们,现在请把你们收集到的有关春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大家注意:

486、美术作品请张贴在黑板上。

487、文学作品上展板。

488、孤山寺水涨云舒

489、贾公亭游春莺歌燕舞

490、白沙堤踪踪花乱草绿

491、西湖早春图(最爱)

492、体会诗歌情感性。

493、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494、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95、了解我国古代诗歌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496、目标2是对方法理解,为重点。难点是目标3,由学生自身弱点和学生对教材适应情况决定的。

497、新的语文教材更为注重学生想像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发现理论中认为:“应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过程中去。”叶圣陶也有理论:“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498、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活跃好动,再加上诗歌教学一定的难度性。必然采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方法突破难点。方法定为;

499、情境法(直观画面,音乐)

500、诵读法(反复诵读)

本文地址: hTTp://wwW.Ti29.CoM/zhiwu/2047.html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思念一个人的心情短语〖思念一个人的心情短语〗
    下一篇:关于一瞬间情绪崩溃的句子〖一瞬间情绪崩溃的句子〗
    

    Copyright © 2021-2023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