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短句

一句话的事〖一句话的事〗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3日

一句话的事

1、在耿氏大家庭里,耿家盛的父母、哥哥、弟弟都是行家里手。和他同在一个单位的弟弟耿家华,是第一届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

2、他们在行业里扬名立万的法宝,就是精湛过硬的技术。

3、昆明市龙泉路871号,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有些老旧的厂房。

4、外面车水马龙时,厂房里与之相应的,是隆隆的机器声。宽敞的车间里,工作台前的工人对手上的活计还在精雕细刻。

5、耿家盛的办公室是一幢小房子,门上挂了4块牌子: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机械冶金系统“创新工作室”、云南省总工会“技师工作站”、昆明市总工会“名匠工作室”。

6、进门显眼处挂着技师工作站成员的照片,最上面的带头人是耿家盛,下面分两排共10人,都是各工种的技术骨干,其中一人是耿家盛的弟弟耿家华。

7、进到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台体量庞大的机器,一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小伙子正在忙碌着,他就是马自辉,耿家盛的得意弟子,肯学肯干吃得苦,3个月就出师了。

8、那些新入厂的职工,公司都为他指定一位师傅,结为师徒,并签订师徒协议。师傅传授的内容,包括公司生产工艺、岗位操作设备的技术性能及特点、岗位操作规范、安全预防措施;同时监护徒弟的实际作业过程,培养徒弟的实际动手能力;徒弟违章冒险操作引发的工伤和设备事故,徒弟承担主要责任,因师傅监护不力造成的,则由师傅承担主要责任。

9、师傅每带一个徒弟,每月给予100元带徒津贴,在试用期满考试合格后由公司统一支付。徒弟发生人身安全、设备事故,则取消师傅的带徒津贴,考试不合格的,津贴将被扣减。

10、技师工作站的成员,每人至少带一个徒弟,多的带了七八个。为了让他们手上的技术转变为大家共同的财富,他们每个人每月还要讲一次课。别看实作时轻车熟路,讲课对这些高手来说则是一个难题。开始时,耿家盛要求他们可以不做幻灯,但必须在黑板上画出草图或示意图。下面听课的,每次都有四五十人,多达七八十人,如有建议,还可以和老师互动。

11、现在耿家盛带的徒弟有四五个。通常,他会从基本动作入手,比如磨刀,示范过动作和手势以后,他先在砂轮上磨出一把,然后让徒弟自己磨。因为刀工是机械加工的基础。多年前,耿家盛曾经拜厂里一位老技师为师,老师傅找来一把满是缺口的已经废弃的旧刀,让他打磨成一把能用的新刀。“师傅在砂轮上磨,然后让我照样子磨。”在砂轮机上呆了一个星期以后,耿家盛磨出了新刀。至今,他还珍藏着这把刀,并在带徒时拿给他们看。

12、磨刀不误砍柴工。对技术的精益求精,耿家盛是从骨子里喜欢。不过让他最为困惑的是,就算他手把手免费地教,好徒弟却是越来越难找了。城市职工的子女,很少有人上技校;他的徒弟大多来自农村,不过,能够持之以恒的也不多,他们离开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刚学点皮毛,再没有更高的追求;有的怕油污;有人要回家管鱼塘……“你对他严格一点,他还以为跟他过不去。”耿家盛有些无奈地说。

13、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实作也有脱节之处。“在学校,老师可以把磨刀的理论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连刀也不会磨,学生平常用的是石蜡或塑料件,很少直接用合金刀,到了高速旋转的砂轮上就难以控制,一位理工大学的老师居然说‘我们教出的学生不干活,只画图’,咋个可能?”

14、“解决问题就一句话的事”

15、说到技术发挥的作用,耿家盛指着桌上的一个烟灰缸演示说:“我可以一次把它做好,但别人可能要做好几次,这就是效率,特别是特殊材料,技术好了就不会造成浪费,这就是直接的经验关系。”

16、同样一个齿轮,师傅可以做到珠圆玉润,而徒弟做的,免不了毛糙之处,两者有个性化的差别。

17、这种技术上的经验关系让耿家盛随时可以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18、一种塔吊上的减速箱因自然回油,油体发生渗漏,耿家盛很简单地将零件的形状改掉,用密封圈盖上就解决了问题。而且,12块钱一个的密封圈还可以批量生产。

19、同样是塔吊,客户反映有一处地方因为有6毫米的间隙,旋转起来铁碰铁,钢碰钢,就像人的骨头碰骨头一样,很快就磨损完了。耿家盛一看原来的设计图纸,间隙太大。他直接从图纸改起,装配时只有30—50丝,旋转时再也没有摆动了。

20、有一种传动装置由于老师傅退休,没把其中的一处技术要点说出来,年轻工人在做两端切削时,总起一个台,既不平稳,还有很大的噪音。公司工艺处只得用手工将凸起的台削掉,很麻烦。耿家盛去了,一看就不对,一是切削底不重合,二是工人的进刀也有问题。他叫工人把刀子移出来试试。一试,果然没台了。

21、在行家眼里,“解决问题就一句话的事。”

22、要做到如此轻松,其间仍有一些捷径可寻,由技师工作站开展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就是传承经验的一种方式。去年12月14日,昆明难得的下雪天,公司的几处生产车间里,正在进行高级工的实作考试,3个工种共59人一试身手。耿家盛估计说:“大多没问题。”如今,公司拥有技师100多名,一线工人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占到了60%。

23、每星期四下午,都是技师工作站的活动时间,耿家盛及其团队来到他的办公室,交流一些国际新工艺和攻关难题。公司职工的技能竞赛,也是由技师工作站牵头组织。耿氏兄弟二人,还要为一些省级技能大赛出题。

24、人人皆可成才

25、从2002年开始,云南省总工会把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从一般性维护转移到通过提高职工技术等级,为之创造再就业和获得高薪的机会。云南省总联合省劳动保障厅等几家单位,开始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5年时间里,通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50名高级技师脱颖而出。

26、耿家盛就是其中一员。他的成长和工会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连为一体。他本人的刻苦钻研,奠定了他后来的竞技能力;而工会搭建的竞技平台,为他的喷薄而出创造了条件。

27、一句话的事范文第2篇

28、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是第一个完整的重要的语用学理论,其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1962:23)。他被邀于195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题为《怎样用词做事?》(Howtodothingswithwords?又译为《论言有所为》)的讲座,认为说话也可以看成是做事,首次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认为,当一个人说话时,他实际上同时完成了三种行为:第一种行为是通常意义上的行为:移动发音器官,发出语音,并按规则将他们排成合格的词、句子,称之为“说话行为”(locutionaryact);第二种行为是表明说话人意图的行为,他称之为“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意义,这种意义称为“行事语力”(illocutionaryforce);第三种行为是“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act),涉及一句话的事后效应。在这三种行为中,奥斯汀所关注的是第二种“行事行为”,即以言做事行为,所以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实际上是行事行为理论或者说以言做事理论,讨论说话如何表达“做事”、说话怎样“做事”和说话“做什么事”等。之后,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J。Searle)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概念:“通过实施另一行事行为而间接地实施一个行事行为”(1969:77;1979:54)。传统语言学中,陈述句表达“陈述”,疑问句表达“提问”,祈使句表达“命令”。按语用学的观点,语言本质上不是符号与句子的集合,而是言语行为的集合。一方面,话语的意义并非取决于它对经验事实的表达,而是取决于它在“生活形式”的语境中的用法。另一方面,语言就其功能而言不仅仅表达了什么,更主要的是还要“有所作为”(何自然,1988:59)。所以,疑问句并非都表达“提问”,说话人可以越过这类“字面意义”实施间接的言语行为。本文讨论疑问句实施“请求”、“邀请”、“建议”、“命令”、“陈述”、“不赞同”、“怀疑”、“阻止”、“惊讶”、“不知道”、“提醒”和“批评”等言语行为,分析如何得体地回答这类疑问句,并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解释其原因,以便在交际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中的疑问句。

29、英语疑问句实施的言语行为

30、塞尔(1979)说过,最简单的表达意义的情形是:说话人说一句话,他的意思完全就是他所说的字面意义。但是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terancemeaning)和句子意义(sentencemeaning)是不一致的,说话人可以越过字面意义实施间接的言语行为。(一)表示“请求”

31、学生A正在忙碌,他对同学B说:Couldyoudoitforme?(2)Couldyoubealittlemorequiet?这里,句(1)的字面意义是“询问”,但它实际上并不是询问对方是否有能力为说话人做这件事。听话人必须通过字面意义推断出说话人要表达的间接用意“请求”。同样,句(2)的听话人必须通过字面意义推断出说话人并不是询问对方是否该安静,而是间接地表达“请求”。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它们都有一个特征:大体上都可以在句子动词前或句末插入一个please,变成直接表示“请求”的疑问句。这样,句子(1)就变成:Couldyoupleasedoitforme?,句(2)就变成:Couldyoupleasebealittlemorequiet?。

32、表示“邀请”

33、在游泳池旁,学生A对学生B说:Canyouswim?(4)Wouldn’tyoulikeadrink?如果在教室,句(3)中学生A问B:“Canyouswim?”那他的意思是询问听话人B是否会游泳;但如果在游泳池旁,同样的疑问句实际上则是表达了A邀请B一同游泳。句(4)同样以言做事,表达了说话人对听话人实施“邀请”的言语行为。

34、表示“建议”

35、ShouldyoubewearingJohn’stie?(6)Whataboutgoingshoppingthisafternoon?奥斯汀曾根据施为动词(performatives)把言语行为分为五种类型,他认为实施“建议”行事语力主要靠施为动词“suggest”或“propose”。句(5)和(6)既没有奥斯汀列举的施为动词“suggest”或“propose”,也不是他定义的施为句,转而使用了疑问句,同样表达了说话人实施“建议”的行事语力。

36、表示“命令”

37、Aren’tyougoingtoeatyourcereal?(8)Won’tyoustopmakingthatnoisenow?(9)Whydon’tyoubequiet?在奥斯汀的分类基础上,塞尔根据命题内容、真诚条件、必要条件和适切方向等,把行事行为也分为五类。按照他的分类,实施“命令”行为属于指令类(directives),指令类的行事要点是要听话人做某事,适切方向是从世界到词语,命题内容是听话人将做某事,真诚条件是希望。但句子(7)(8)(9)没有塞尔的分类条件,疑问句照样能表达说话人的命令行事行为,听话人明白了说话人的真正话语意图。

38、表示“陈述”

39、MayItellyouthatthesquarerootofaquarterisahalf?无论是奥斯汀的分类还是塞尔的分类,都明确强调过陈述型言语行为(expositives),通常是靠施为动词表达的。疑问句间接实施“陈述”行为时通常带间接陈述分句,这种句子可以在间接陈述分句中添加施为副词(performativeadverbs)或插入分句,如“obviously”、“Ibelieve”等,从而使疑问句更具有“陈述”的“言外之力”。这样,句(10)就可以变成:MayItellyouthat,obviously/Ibelievethesquarerootofaquarterisahalf?

40、表示“不赞同”、“不满”

41、儿子结婚前粉刷新房,父母来看后,问儿子:Whydoyoupaintyourhouseblue?很明显,父母对儿子把房间刷成蓝色而不满。他们提问并不是真正想知道答案,而是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意图,表示不赞同儿子的做法。(12)A:Youareafool。B:Whatdoyoumean?这段对话中,B不是不明白A的含义,而是不明白说话人A的意图:“为什么这么说?”B也可能非常清楚A的意图,他这么问,是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表示“不满”的言语行为时,说话人有时会由于个人情感的驱使,对听话人所谈论的事物表现某种克制、夸大,或加以讥讽、强调,从而使话语多少带上了说话人的感情色彩,显得更具感染力,并使听话人获得更深刻的印象。再如:(13)几个孩子在野外露营,他们轮流做饭。一天,轮到他们中间最不会做饭的Daniel做早饭,下面是他的两个同学的对话。A:Who’smadethisbreakfast?B:Daniel。A:Oh,Isee。It’sterrific,isn’tit?这里用“terrific”代替“terrible”,是一个反语,说话人带有明显的讥讽口吻。结合“会话含义”理论来看,A实际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用说“反话”表达“不满”“蔑视”等言语行为。(七)表示“怀疑”(14)两个同学课间聊天,下面是他们关于外教的对话:A:Mr。Xhasboughtanewcar。B:Whatdoyoumean?在这种话语中,B想说的是:通常情况下,作为外教,在学校任教时间比较短,怎么可能买新车,因而对A的话语产生“怀疑”。(八)表示“阻止”(15)John:Hey,Sally,Let’splaymarbles。Mother:Howisyourhomeworkgettingalong,John?母亲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有意违反合作原则,越过字面意义,表达“阻止”言语行为。(16)下面对话发生在一次高级茶会上:A:Mrs。Blackisanoldbag。B:Theweatherhasbeenquitedelightfulthissummer,hasn’tit?A当众说布莱克夫人又胖又丑,B觉得A的话不尽文明,不适合这种场合。因此,B讲了一句无关痛痒的话,以扭转这个尴尬的场面,表达的意图是:“别说这种无聊的话了,多不成体统”,以实施“阻止”行为,阻止A继续说下去。(九)表示“惊讶”(17)两名同学看到一位身材保持很好的中年妇女,开始下面的对话:A:Shehasaslimfigure。B:Doesshehaveanychildren?通常,无论生过孩子与否,中年的女人都会变胖。这里B用疑问句并不表示他想知道这位妇女是否有孩子,而是惊讶她人到中年仍能保持很好的身材。(18)A:Jim’sgirlfriend,Lucy,ispretty。B:Iknowher,pretty?B认识Lucy,所以知道她不漂亮。他用省略疑问句,表达他的话语意义是惊讶于A的眼光:“你怎么会认为她漂亮?她也算漂亮?”(十)表示“不知道”(19)A:Whataretheytalkingabout?B:Whoknows?(20)A:Isitraining?B:Whoknows?这里B的回答用疑问句,他说话的同时实施了“Idon’tknow”的言语行为。(十一)表示“提醒”(21)Howaboutourplanfortoday?以疑问句的形式,提醒听话人不要忘记当天的计划。(十二)表示“批评”(23)Whydidn’tyouwashthecar?表面上,说话人是问对方未洗车的理由,实则批评对方没有洗车。3。深层剖析3.1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说话人在特定场合想要表达的特定的话语意义可以通过疑问句来实施。从以上疑问句实施的12种言语行为来看,奥斯汀和塞尔对言语行为进行的不同分类都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在人们话语交流中,说话人通过说话行为实施的具体言语行为可以有很多种。说话行为和行事行为的关系是:行事行为必须是说话行为,但说话行为却不一定是行事行为;要做到“以言行事”,必须是“InsayingX,someonewas/isdoingY”(Austin,1962:35)。说话并不都表示可以做事,说话是否在做事要依靠很多条件。另外,说话人说出的同一句型在不同语境或不同的适切条件下,要实施的具体言语行为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说话人并不是通过每一句话里的施为动词来实施行事行为的。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包括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听话人对说话人所说话的“字面意义”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了说话的意义,即说话人间接的“言外之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主要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也就是听话人通过话语语境来推断说话人的“言外之意”。从本质上讲,奥斯汀的“说话行为”实际上就是塞尔所说的“字面意义”,“行事语力”就是“说话人意义”或“话语意义”,表达这种意义的行为是另外一种行为,叫“行事行为”。字面意义是直接表达的,说话人意义、话语意义、行事语力则是在表达字面意义的同时,通过表达字面意义间接表达的。所以,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就是奥斯汀的言语行为(行事行为)理论,两者实质上是一样的(姜望琪,2003:167)。因此,本文有时用术语“言语行为”,有时用术语“间接言语行为”。文中所讨论的疑问句实施的12种言语行为也是间接言语行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表来表示。(行事行为)言语行为不惊阻怀不陈命建邀请提批知赞道呀止疑成述令议请求醒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3.2实施言语行为的疑问句的回答除表示“提问”这一基本用法以外,疑问句可以间接实施“请求”、“邀请”、“建议”、“命令”、“陈述”、“不赞同”、“怀疑”、“阻止”、“惊讶”和“不知道”等言语行为。从句型上看,它的确还是疑问句。既然是疑问句,就涉及到回答的问题,但对这些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疑问句的回答则不能都按照死板的方式,回答必须得体。有时这类疑问句根本就无需回答。如:句(1)(2),虽然表面上是一般疑问句,但不能按照一般疑问句的常规式“Yes,Icould”或“No,Icouldn’t”来回答,用“Yes,sure。”也许更得体。句(12)(14)则可以按照特殊疑问句型来回答,只不过回答时说话人应该更侧重解释自己说过的话的真正意图。再看句(12)的对话:A:Youareafool。B:Whatdoyoumean?这里A回答B的问题“Whatdoyoumean?”时,必须侧重于解释为什么他要说B是个傻子,是B的智商低,还是B做了一件他看来很傻的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从对话中看,B实际也不明白,所以才会问,而且他实际上是想问“Whydoyousayso?”所以,如果A想得体地回答这个问题,侧重点就要不同于普通的特殊疑问句。句(15)则不用回答,因为孩子明白妈妈用疑问句表达的话语意义是“阻止”自己出去玩,因此他无须回答,只好呆在家里做作业。句(16)(19)(20)的情形与(15)很类似。这里,笔者只选取一部分例子来分析实施言语行为的疑问句的得体的回答方式。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按照疑问句句型来对待,则会出现语用失误。3.3疑问句实施言语行为的原因英语中疑问句可以实施多种言语行为,疑问句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根据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在以上这些情景中,说话者这样做,都是为了给自己和对方“留面子”(1987:105)。因为很多语言行为本身具有伤面子的特性。因此,在交际中,人们常常寻找间接的方法,将这些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隐藏起来。留面子的目的是保持交际双方良好的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要留面子,就要使用礼貌语言,就要遵循礼貌原则(Leech,1983:89)。礼貌原则的基础是言语行为。疑问句是最常用、最简单的礼貌语言。说话人为了保持言语行为和心理上的平衡,将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隐藏在提问中,好像说话人只是在问对方的看法或想法,从而使说话人假定自己的语言行为很可能被对方接受,使语言行为不太直接、突兀,兼具得体、宽容、表扬、谦逊、同意和同情等准则,是实施积极礼貌的一种方法。

42、一句话的事范文第3篇

43、本文将对过去所提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即: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therelativeconstruction)之间的关系,并非在句法的特征方面,而是在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方面得到最好的论述。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就跟句法话题有关的关系化(relativization)来说,现在定义的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并不能表现出一致的语法功能。跟话题结构的句法特征无关,本文从语用角度将句法话题分为三种,即事例话题(instancetopic)、框架话题(frametopic)和范围话题(rangetopic),每一种都由涉及话题结构的特殊主题结构表现出来。我认为,本文提出的语用差异,在论述汉语话题结构是否以及如何转变为关系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4、第二、 ○三节分别简要讨论汉语话题结构,包括三种有句法依据的句法话题,还将简要讨论汉语的关系结构。第四节将证明,如认为句法话题具有一致的语法功能,那就无法对汉语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

45、系作出令人满意的论述。第五节将讨论对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并且表明如何确定对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

46、释。第六节将根据第五节中列出的句法话题的语用差异,对汉语的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作出简洁

47、的论述。第七节是结论。

48、话题结构和三种句法话题

49、句法话题是话题结构的结构上的成分,在英语和汉语中,句法话题用NPS(名词词组+句子)的一般的形

50、式来定义,例如:

51、Thisproposal,thereviewcommitteedoesnotlikeatall(这个计划,审查委员会完全不喜欢

52、JohnIhaven'''‘tseenhimforalongtime(约翰我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53、香蕉我很爱吃

54、那件事,你最好把它忘掉话题结构中的最前面的名词词组,如(1)-(4)中的斜体或黑体部分,是句法

55、话题。Gundel(1985:86)认为,句法话题在形式上定义为:

56、个成分C,是某个句子S的句法话题,当且仅当C是由S直接控制的,而且,C邻接于也由S直接控制的

57、某个句子S的左或右。

58、在过去的研究中,三种句法话题的区分,取决于跟该句子的其他成分的句法关系。众所周知,首先,(1)

59、和(2)在英语中属于两种不同的话题结构,(1)是话题化(topicalization)话题结构,(2)是左置话题结构。话

60、题化话题结构的特征是句子的其他部分中有一个空位(gap),句法话题能够回到句子中去而不影响句子的命题

61、内容。另一方面,左置话题结构中句子其他部分中没有空位,却有一个代词跟句法话题同指(Chomsky1977,

62、。由于上述区别,(1)和(2)中的句法话题可分别称为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

63、这两类话题结构通常都可在汉语中得到证实,(3)是话题化句法话题,(4)是左置话题结构。再举几例:

64、那几封信他快写完了(8)那个人我以前见过他吗?

65、这些事我从来没听说过(9)你说的那些人,他们都来了

66、和(7)中的句法话题属于话题化类,而(8)和(9)中的句法话题属于左置类。

67、除了以上两类句法话题外,还有第三类句法话题,这种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很常见,例如:

68、这本书我读得很累

69、那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快

70、象鼻子长

71、-(12)很明显跟(6)-(9)不同,(10)-(12)既没有句法话题的句法上的空位,在句子的其他部分中也没

72、有同指的代词。对话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中的谓语动词来说,句法话题在语义上既可以是一个参与者,如(10)

73、所示;也可以是一个场景,如(11)所示;也可以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如(12)。(12)是鼻子长,而不是象长

74、。如果这类句法话题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表达式的话,那经常是由介词短语充当,这从英语翻译中便可看出。(

75、-(12)被Gundel(1988:224)称为典型的话题一述题结构,它们在过去研究中也被看作“汉语式”的话题结

76、构,跟典型的、由话题化句法话题和左置句法话题表现出来的“英语式”的话题结构相对立(特别参看Chafe

77、,1976:50-51;Xu和Langendoen1985),下面就把(10)-(12)中句首的名词词组称作汉语式句法话题。

78、这样,我们已经确定了话题化句法话题,左置句法话题和汉语式句法话题这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差异

79、是建立在句法话题和话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句法关系之上的。

80、汉语的关系结构

81、在探讨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前,让我们首先简要讨论一下汉语关系结构的特征。

82、关系结构,正象Lehmann(1992:333)所定义的那样,是由一个(可能是空的)称为中心词的名词性成分和

83、称为关系小句、在语义上是修饰这个名词性成分的从句组成,人们分出了两种关系结构:一种带有一个充当

84、中心词的名词性词组,另一种不带充当中心词的名词性词组。在过去的研究中,后者也称作缺少中心词的关

85、系小句或自由的关系小句(参看Grimshaw1978;Lehmann1986,1992)。在汉语语言学里,它通常指的是名词

86、化结构(参看Li和Thompson1981)。在下面讨论中,关系化指的是带有一个中心词的关系结构;名词化指的

87、是不带中心词的关系结构。

88、汉语中关系化的标记是小词“的”,“的”把一个缩短了的小句与紧接的中心词词组连接起来:

89、a)旅行团提早出发了(13b)[提早出发的]旅行团

90、a)小王请来了客人(14b)[小王请来的]客人

91、a)那些事你们不知道(15b)[你们不知道的]那些事

92、a)这些人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16b)[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的]这些人

93、a)这棵树叶子大(17b)[叶子大的]这棵树

94、以上例子明显看出,汉语中的关系结构有的是从非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如(13)-(14),有的是从话题结

95、构转变而来的:有的是话题化话题结构,如(15);有的是左置话题结构,如(16);也有的是汉语式的话题结

96、构,如(17)。

97、Li和Thompson(1981)详细阐述过汉语名词化,他们认为,把小词“的”放在缩短了的小句之后,这就是

98、汉语名词化,与关系化不同的是,汉语名词化结构后面并不带中心名词。跟关系化一样,汉语中的名词化结

99、构既可以从非话题结构转变而来,如(13c)-(14c),也可以从话题结构转变而来,如(15c)-(17c):

100、c)说到旅行团,[提早出发的]反而最后到

101、c)[小王请来的]后来都走了

102、c)[你们不知道的]还多着了

103、c)[我们雇他们来当顾问的]其实都是些外行

104、c)[叶子大的]好看

105、根据定义,以上例句中的名词化结构,它的语义中心在词汇上是零形式。它的所指取决于关系小句中没

106、特别指出的参与者。如果只有一个未出现的参与者,那么,名词化结构的所指对象就跟这个未出现的参与者

107、相同,如(13c)-(17c)所示。如果未出现的参与者不止一个,那么,名词化结构可指几个未出现的参与者中的

108、一个,如(18c)所示:

109、他非常喜欢这个国家(18b)[非常喜欢这个国家的]

110、a)[他非常喜欢的](18c)[非常喜欢的]

111、当话题结构转变为名词化结构时,未出现的总是句法话题,换句话说,从汉语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名词

112、化结构的所指,跟相对应的话题结构的句法话题相同,如(15)-(17)。

113、必须注意,在汉语中,凡能名词化的句子,都能关系化,能关系化的句子却不一定能名词化。有许多能

114、关系化的句子不能名词化,尽管名词化结构的所指可以从语境中推导出来,请看(19):

115、a)那次比赛老李得了冠军

116、b)[老李得了冠军的]那次比赛,我没参加。

117、c)说到比赛,*[老李得了冠军的],我没有参加

118、以前对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关系的论述

119、句法观点

120、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这两种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在以前早有研究(参看:Chomsky1977,1981;Jiang19

121、91;Justus1976;Kitakawa1982;Kuno1973;J。McCawley1976;Schachter1976,等等)。例如,Kuno(1973:2

122、认为,日语中,关系小句是从话题结构转变而来的,关系化的成分并非是一个一般的名词词组,而是原结

123、构中的主题(theme)[句法话题](名词词组-wa),汉语情况也是如此,尽管汉语中没有象日语wa之类形态

124、上的话题标记。汉语中,如果一个名词词组充当句法话题,那么,这个名词词组便也能关系化(Tsao1990:43

125、。Jiang(1991:140)进一步指出:只有句法话题才能关系化,而非句法话题不能关系化。此类观点已被汉语

126、语言学界认可,就我所知,至今无人对此提出挑战。

127、必需指出的是,话题结构与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从句法话题的句法类型角度来描述。虽然

128、,话题化类型和左置类型的句法话题,能被关系化和名词化,就象上面所述的那样,但是对汉语式的句法话

129、题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某些带有汉语式句法话题的话题结构能被关系化或名词化,而另一些却不能。请

130、a)水果我最爱吃香蕉(21a)物价东京比北京贵

131、b)*[我最爱吃香蕉的]水果(21b)*[东京比北京贵的]物价

132、c)说到水果,*[我最爱吃香蕉的](21c)说到物价,*[东京比北京贵的]

133、中看出,某些句子能关系化,却不能名词化。

134、a)(20a)(21a)中句首名词词组都归于汉语式句法话题,虽然这三类句子在是否能关系化或名词化方面

135、,具有不同的表现。要想解释汉语中话题结构与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人们就会发现:仅仅从句法话

136、题的句法类型出发,很难说清汉语式句法话题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

137、必需强调的是,这里所争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已超出了解决下列问题的本身:话题结构和关系

138、结构的关系,是否只能在句法方面以及只能在句法话题方面得到解决。对此类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还将有

139、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中句法话题的地位。

140、自Li和Thompson(1976)发表了很有影响的那篇论文以来,作为语法概念的话题引起了许多语言学家的兴

141、趣,特别是引起研究诸如汉语类语言——现在一般看作话题明显(topicprominent)类型的语言——的语言学

142、家的兴趣。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句法过程的关系化,自60年代以来,得到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因为它被看作

143、是一种句法机制,便于我们深入了解语法结构。关系化和特定的语法功能(如主语、宾语)的关系,建立在K

144、eenan和Comrie(1977)的“可及性等级”(accessibilityhirerarchy)之上,这个等级说明了特定语法功能在

145、特定语言中是如何有规律地适合于特定的句法策略的。①人们把Keenan和Comrie的发现看作是理论上的一大

146、贡献,因为这一发现证明了特定语法功能的存在。虽然,Keenan和Comrie没有提到象汉语这种话题明显语言

147、中,一个由基础生成的句法话题,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在可及性等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人们都认为,

148、句法话题应该看作和主语相等,至少就关系化来说是这样(特别参看Chen1986,1994;Jiang1991;Tsao1990

149、如果就象我上面所证明的:对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之间的关系,仅从句法话题的句法类型无法作

150、出适当的论述,那么,可以这样断言:至少就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而言,句法话题的定义在汉语中无

151、法形成一种一致的语法功能。

152、语用观点

153、J。McCawley(1976)和N。McCawley(1976)最早从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现象。J。McCawley(

154、1976:305)对日语的这个问题的讨论具有深刻的见解,他指出:能关系化的名词词组的种类除了受句法因素制

155、约外,日语中(限制性的)关系小句,可以由跟事例话题相对应的名词词组的关系化来形成,而不能由跟范

156、围话题相对应的名词词组的关系化来形成,如(22)和(23):

157、a)Nihonwasyutogasumi-yo-i(事例话题)

158、日本首都居住-好-现在时

159、“至于日本,它的首都是个好住处。”

160、b)(syutogasumiyoi)kuni

161、a)NihonwaTookyoogasumi-yo-i(范围话题)

162、“至于日本,东京是个好住处。”

163、b)*(Tookyoogasumiyoi)kuni

164、“它的东京是个好住处的国家”

165、这种区别在其他语言里是否得到了验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验证几乎还没人进行过研究。

166、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

167、综上所述,汉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关系化或名词化,无法从三种句法话题——即话题化话题、左置话题

168、和汉语式话题——的区别来得到解释,因为它们是通过结构的句法特征来确定的。在我证明句法话题的语用

169、差异能对话题结构跟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作出简洁的描述之前,让我们首先讨论一下汉语句法话题的

170、语用解释,以及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即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是如何独立于话题结构的句

171、法特征而确定的。

172、语用话题的定义:关涉(aboutness)

173、下面我们将看到,句法话题跟语用话题的关系很密切。在过去的研究中,话题通常由语用“关涉”所定

174、义。Gundel(1985:86)的论述如下:

175、个实体E,是一个句子S的语用话题,当且仅当S的用意是提高接收者有关E的知识,索取有关E的信

176、息,或者使接收者做出涉及E的行为。

177、同样的观点,参看Dik(1978),Kuno(1972),Reinhart(1981)等人的论著。

178、过去几十年来,语用话题是如何在句子平面上表现的这一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参看Chafe

179、1976,1994;Davison1984;Dooley1982;Gundel1977;1985,1988;Halliday1967;Kuno1972;Li&Thompson

180、1976,1981;Prince1981,1985,1992;Reinhart1981;Tsao1990;vanDijk1977,1981;vanOosten1986等等

181、)。人们一致公认,诸如(25)这类句子可能由不同的句法成分充当语用话题:

182、FelixinvitedRosatodancewithhim(Felix邀请Rosa跟他跳舞)

183、在(26A)和(27A)的语境里,(25)可以是关涉Felix的断言,他邀请了Rosa跟他跳舞;或是关涉Rosa的断言

184、,Felix邀请她跟他跳舞。

185、A:HowaboutFelix?(Felix怎么样?)(27)A:HowaboutRosa?(Rosa怎么样?)

186、这一看法也适用于汉语。(28)用于(29A)和(30A)的语境中都很恰当,只要把不同的句法成分解释为语用

187、老赵把客人们都带出去了

188、A:老赵怎么了?

189、A:客人们怎么了?

190、面对这些证据,对判断一个名词词组是否具有语用话题的性质,目前几乎没有几个人坚持句首位置是必

191、要和充分条件(参看Halliday1967,1985;Huddleston1988)。另一方面,人们通常认为,但有时是断言:所

192、有类型的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总是被看作是语用话题(参看Gundel1988:211)。如(31)和(32)这类话题结

193、Felix,it’''‘sbeenagessinceI’''‘veseenhim(Felix,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

194、Yoursecondproposal,theboardfoundunfeasible

195、(你的第二个计划,委员会认为不适用)

196、Reinbart(1981:63)发现,在标准的语调模式和重音模式下,只有当位于前面的名词词组看作是语用话题

197、,也就是说,当这个句子所作的断言是关涉句法话题的所指时,(31)和(32)这类话题结构才能恰当地在某个

198、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参看Davison1984;Gundel1985:86;1988:211,他们持同样的看法)。

199、汉语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

200、句法话题和语用话题这种关系在汉语的话题结构中是否跟英语一样密切,这虽然会有争论,但没有理由

201、怀疑,其他所有的条件都一样,在汉语的话题结构的所有句子成分中,句法话题是最有可能成为我们上面所

202、定义的语用话题这一角色的候选者。然而,我们关注的是,对汉语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作出较

203、细致的区分,因为在讨论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中,这些区分将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同时,还要表明

204、这些区分是如何跟有关结构式的主题结构的特征相联系的。

205、一般来讲,(24)中语用话题的定义适用于汉语的句法话题。因此,假定有下列三种汉语话题结构,我们

206、把黑体部分的句法话题看作是语用话题:

207、老李我们已经请出来了

208、上次郊游孩子们都累极了

209、物价纽约最贵

210、根据(24)的定义,可以认为,说(33)-(35)三句的用意是分别想提高我们对“老李”“上次郊游”“物价

211、尽管(24)的定义大体上适用于(33)-(35),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个定义事实上没有指出,在解释句法话题

212、跟句子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时,这三个句子之间具有哪些重要的区别。

213、首先,让我们来看看(33)和(34)。一般可以说这两个句子是有关“老李”和“上次郊游”的,但严格地

214、说,只有在(33)里,句法话题才是断言所关涉的唯一对象。在(34)里,“累极了”是关于“孩子们”,而不

215、是关于“上次郊游”的断言。(34)中的句法话题实际上为有关孩子的断言提供了一个框架。

216、就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来说,(35)是另一个次类。一方面,(35)与(34)相同之处在于句法话题跟话题结

217、构的剩余部分的谓语动词没有格的联系,只不过提供了对另一个成分作出断言的框架。另一方面,(35)中的

218、句法话题又跟(34)不同,它表现出话题结构殊的焦点结构的特征,这种焦点结构用来识别一个集合中的

219、一员,这个集合是由句法话题规定的所有可能的值。举例来说,(35)说明了:谈到任何地方的物价,纽约是

220、最贵的。我在下面还要详细谈到这一点。

221、我们已经确认,虽然汉语话题结构中的句法话题一般来说可解释为语用话题,对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可

222、以作出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我将在下面谈到,正是这些细微的语用差异,在阐述汉语话题结构和关

223、系结构的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参看Chafe1976;Dooley1982;J。McCawley1976;N。McCawley1976;J

224、iang1991等等)。按通行说法,(33)-(35)中所示的这三种语用话题分别称为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

225、题。下面是对这三种语用话题所作的更确切的定义:

226、事例话题是对它作出断言并进行评估的一个事例,它通常是语境中全部所指实体的认知总藏中的一

227、个定指的实体。

228、框架话题是提供时空和具体框架的话题,在这个框架里,由话题结构其他部分表达的命题(通常是

229、对句子中另一个成分——一般为主语——作出的断言)为真。

230、范围话题是划定作为断言对象的一个变项的范围的话题。拿句子(35)来说,句法话题“物价”是范

231、围话题,用J。McCawley(1976:304)的话来说,它“将变量‘x高’中的x限定在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然后谈

232、到那个范围内的事情。对纽约的物价水平来说,命题‘x高’是真的。”

233、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已经清楚地区分了事例话题和框架话题,但没有区分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事实

234、上,在过去的某些研究中,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是混为一谈的,如J。McCawley(1976)和Jiang(1991:12)。如

235、上所述,这两种语用话题,都具有界定句子其他部分中的断言为真的特性,但整个话题结构的主题结构却不

236、相同。另一方面,必须指出,具有通常的语调和重音升降曲线时,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具有新信息

237、的范围不定的特征,而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必须解释为新信息的范围是固定的。事实显示:带有一

238、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对多种问题作出合适的回答,这些问题要求了解作为新信息的话题结构的不同部分

239、,而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正好相反,并未表现出这种灵活性。对比下列句子:

240、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40)水果小李买了香蕉

241、是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用于(41A)-(43A)的语境都很合适:

242、A:这次考试小李错了多少?

243、A:这次考试小李怎么了?

244、A:这次考试怎么了?

245、相反,(40)是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用于(44A)的回答很合适,用于(45A)-(46A)的回答不合适

246、A:水果他买了什么?

247、A:#水果他怎么了?

248、A:#水果怎么了?

249、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的特点是焦点范围狭小,这个特点,明显反映在汉语话题结构中的“是”(或者是

250、疑问式“是不是”)所处的位置。作为汉语焦点标记(参看Li和Thomoson1981;Teng1979),“是”用于句

251、子成分前,以标示该成分是新信息的焦点。请看下列例子:

252、他租了两套公寓(47a)他租的是两套公寓

253、b)他是租了两套公寓(47c)是他租了两套公寓

254、在Li和Thompson(1981)和Teng(1979)研究的句法制约因素里,“是”在框架话题结构里出现相当自由,

255、如(48a-d)所示。然而在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里,“是”局限于提供变量的值的名词词组之前这个位

256、置。如(49a-d):

257、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题(49)水果他买了香蕉

258、a)这次考试小李错的是三道题(49a)水果他买的是香蕉

259、b)这次考试小李是错了三道题(49b)???水果他是买的香蕉

260、c)这次考试是小李错了三道题(49c)#水果是他买了香蕉

261、d)是这次考试小李错了三道题(49d)#是水果他买了香蕉

262、人们一旦认识到,象(49)这类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其他部分内指明一个

263、所指是由句法话题规定的范围内的最高成员,那么,由(49a-b)所描述的固定的焦点结构也就正在意料之中了

264、(参看N。McCawley1976:953)。另一方面,由于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不受这种特殊功能的限制,因此它不受

265、焦点信息的位置这种制约因素的影响。

266、值得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将在第6节中讨论到,这里划分的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的差异,在论述汉语

267、话题结构和关系结构的关系时,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268、句法话题种类和三种语用语题之间的联系

269、汉语话题结构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之间的区别,跟在这种结构的句法特征的基础上区分出来的三

270、种句法话题,既联系紧密又相互独立。话题化话题结构和左置话题结构通常有一个解释为事例话题的句法话

271、题,而汉语式句法话题可能是三种语用话题中任何一种,请看例句:

272、这本书他写得太匆忙了(53)他身体很好

273、这些事情你们不必放在心上(54)身体老赵最好

274、上星期三,老钱去了日本(55)海鲜,我最爱吃龙虾

275、和(51)都是事例话题,因为在句子的其他部分既没有空位,也没有和句法话题同指的代词,根据定

276、义,它们是带有汉语式句法话题的话题结构,尽管事实是,在话题结构所表达的情况中,句法话题扮演了参

277、与者的角色,而不是环境的角色。当句法话题在此类格框架方面跟谓语动词相联系时,这个句法话题通常看

278、作事例话题。当句法话题扮演了某个情况中环境的角色,如(52),或当句法话题不直接跟谓语发生联系时,

279、如(53)-(55),句法话题可看作框架话题或范围话题。

280、以上论述显示,就以上区别的语用解释来说,归在汉语式句法话题名目下的句法话题,内部是不一致的

281、。正象我们上面指出的,这对认识这种语言的语法组织中的句法话题的地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282、汉语中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和话题结构之间的关系

283、对前面列出的各个例子进行仔细的研究显示:要简洁论述汉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转变为关系结构和名词

284、化结构,关键取决于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的差别。

285、带有一个事例话题的话题结构,不管三种句法话题之间的句法区别如何,都能被关系化和名词化。(13)-

286、都具有句法话题是事例话题的特征,它们都属于这一类。

287、另一方面,带有一个范围话题的话题结构,这一类既不能被关系化也不能名词化,如(20)和(21)所示。

288、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跟关系化和名词化之间的关系不这么严整。这些话题结构都能关系化,但

289、只有一部分能名词化,条件是已删除的中心名词的所指可以从语境中找回,如(17)。而另一些却不管语境如

290、何,也不能名词化,如(19)。什么是构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9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只有当句法话题的所指,跟句子其他部分的另一个所指之间有一种拥有—被拥有的

292、关系时,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才能名词化。比较下列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句法话题:

293、a)这种西瓜,籽大(56b)说到西瓜,我不喜欢[籽大的]

294、a)那位先生,我忘了名字了(57b)[我忘了名字的],当然没法叫了

295、a)那次旅行他带队(58b)说到旅行,*我不喜欢[他带队的]

296、-(57)中,句法话题“西瓜”和“那位先生”分别跟“籽”和“名字”之间有一种拥有-被拥有的关

297、系,而(58)中句法话题和句子的其他部分之间没有这种关系。凡带有一个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名词化的

298、和不能名词化的之间都有同样的区别。

299、以上讨论的关系可归纳为表1:

300、关系化名词化

301、事例话题可以可以

302、框架话题可以(可以)

303、范围话题不可以不可以

304、表1汉语中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和话题结构的关系化/名词化之间的关系

305、(*在句法话题和句子其他部分中的名词词组是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的条件下)

306、现已证实,从三种语用解释——即事例话题、框架话题和范围话题——的角度对句法话题的区分,对合

307、理论述汉语中话题结构和关系化名词化之间的联系是至关重要的。

308、本文证实,在汉语中,跟相关话题结构的句法特征无关,就能区分句法话题的三种语用解释,每一种都

309、各自表现出相关话题结构的特定的主题结构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本文证明,汉语中的话题结构是否能转换

310、为关系结构,带或者不带充当中心词的名词词组,完全取决于句法话题的语用解释。带有一个事例话题的话

311、题结构,既能转换为带有一个中心名词词组的关系小句,也能转换为名词化结构,而范围话题却做不到这一

312、点。框架话题的话题结构能转换为带有一个中心名词词组的关系小句,但只有当句法话题这个名词词组和话

313、题结构的其他部分中另一个名词词组具有拥有-被拥有的关系时,才能名词化。从上述发现中,我们可以得

314、出这样的逻辑推论:至少就关系化和名词化而言,按现有定义的句法话题在汉语中并没有一致的语法功能。

315、汉语中句法话题的语用差异如何跟其他语法过程有联系,以及在其他语言中,是否存在这种差异,如何证实

316、这种差异,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17、Bresnan,JoanandJaneGrimshaw,1978。ThesyntaxoffreerelativesinEnglish。LinguisticInquir

318、y9:331-391。

319、Chafe,WallaceL。,1976。Givenness,contrastiveness,definiteness,subjects,topics,andpointofv

320、iew。In:CharlesN。Li,ed。,1976,25-55。

321、ChafeWallaceL。,1994。Discourse,consciousness,andtime。Chicago,IL:TheUniversityofChicag

322、oPress。

323、Chen,Ping,1986。ReferentintroducingandtrackinginChinesenarratives。Ph。D。dissertation,The

324、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

325、Chen,Ping,1994。ShilunHanyuzhongsanzhongjuzichengfenyuyuyichengfendepeiweiyuanz

326、e(OnprinciplesofargumentselectioninChinese)。ZhongguoYuwen(ChineseLanguageandWriting]3:1

327、61-168。

328、Chomsky,Noam,1977。Onwh-movement。In:PeterCulicover,ThomasWasowandAdrianAkmajian,eds。,Fo

329、rmalsyntax,72-132。NewYork:AcademicPress。

330、Chomsky,Noam,1981。Lecturesongovernmentandbinding。Dordrecht:Foris。

331、Davison,Alice,1984。Syntacticmarkednessandthedefinitionofsentencetopic。Language60:79

332、7-846。

333、Dik,Simon,1978。Functionalgrammar。Amsterdam:North-Holland。

334、Dooley,RobertA。,1982。OptionsinthepragmaticstructuringofGuarinisentences。Language58:

335、307-331。

336、Gundel,Jeanette,1977。Theroleoftopicandcommentin

337、Gundel,Jeanette,1985。’''‘Sharedknowledge’''‘andtopicality。JournalofPragmatics9:83-107。

338、Gundel,Jeanette,1988。Universalsoftopic-commentstructure,In:MichaelHammond。EdithMoravcs

339、ikandJessicaWirth,eds。,Studiesinsyntactictypology,209-239。Amsterdam:Ben-jamins。

340、Halliday,MichaelA。K。,1967。NotesontransitivityandthemeinEnglish。PartII。JournalofLin

341、guistics3:37-81,177-274。

342、HallidayMichaelA,K。,1985。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London:EdwardAmold。

343、Huddleston,Rodney,1988。Constituency,multi-functionalityandgrammaticalizationinHalliday’'''s

344、FunctionalGrammar。JournalofLinguistics24:137-174。

345、Jiang,Zixin,1991。SomeaspectsofthesyntaxoftopicandsubjectinChinese。Ph。D。dissertatio

346、n。TheUniversityofChicago。

347、Justus,Carol,1976。RelativizationandtopicalizationinHittite。In:CharlesN。Li,ed。,1976,215

348、Keenan,EdwardL。andBernardComrie,1977。Nounphraseaccessibilityanduniversalgrammar。Ling

349、uisticInquiry8:63-99。

350、Kitakawa,Chisato,1982。TopicconstructionsinJapanese。Lingua57:175-214。

351、Kuno,Susumu,1972。Functionalsentenceperspective:AcasestudyfromJapaneseandEnglish。Lin

352、guisticInquiry3:269-230。

353、Kuno,Susumu,1973。ThestructureoftheJapaneselanguage。Cambridge,MA:MITPress。

354、Lehmann,Christian,1986,Onthetypologyofrelativeclauses。Linguistics24:663-680。

355、Lehmann,Christian,1992。Relativization。In:WilliamBright,ed。,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l

356、inguistics,Vol。3:333-335。NewYorkandOxfordUniversityPress。

357、Li,CharlesN。,ed。,1976。Subjectandtopic。NewYork:Academicpress。

358、Li,CharlesN。andSandraA。Thompson,1976。Subjectandtopic:Anewtypologyoflanguage。In:Char

359、lesN。Li,ed。,1976,457-489。

360、Li,CharkesN,andSandraA。Thompson,1981。MandarinChinese:Afunctionalreferencegrammar。Berk

361、eleyandLosAngeles,CA: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362、McCawley,James。1976。Relativization。In:MasayoshiShibatanied。,Syntaxandsemantics。Vol。5:Ja

363、panesegenerativegrammar,209-306。NewYork:AcademicPress。

364、McCawley,James,1988。ThesyntacticphenomenaofEnglish。Vol。IandVol。2。Chicago,IL:TheUniver

365、sityofChicagoPress。

366、McCawley,NorikoA。,1976。ReviewofThestructureoftheJapaneselanguagebySusumuKuno。Lang

367、uage52:942-960。

368、Prince,Ellen,1981。Topicalization,focusmovementandYiddishmovement:Apragmaticdifferentia

369、tion。ProceedingsofBerkeleyLinguisticsSocietjy7:249-264.6Prince,Ellen,1985。Fancysyntaxand

370、‘sharedknowledge’。JournalofPragmatics9:65-81。

371、Prince,Ellen,1992。Informationalandrhetoricalstructure。In:WilliamBright,ed。,Internationa

372、lencyclopediaoflinguistics,Vol。3:399-401。NewYorkand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373、Reinhart,Tanya,1981。Pragmaticsandlinguistics:Ananalysisofsentencetopics。Philosophica

374、27:53-94。

375、Schachter,Paul,1976。ThesubjectinPhilippinelanguages:Topic,actor,actor-topic,ornoneof

376、theabove。In:CharlesN。Li,ed。,1976,493-518。

377、Teng,Shou-Hsin,1979,RemarksoncleftsentencesinChinese。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7:

378、101-114。

379、Tsao,Feng-Fu,1990。SentenceandclausestructureinChinese:AfunctionalPerspective。Taipei:S

380、tudentBookCo。

381、VanDijk,Teun,1977。Textandcontext:Explorationsinthesemanticsandpragmaticsofdiscours

382、e。London:Longman。

383、VanDijk,Teun,1981。Studiesinthepragmaticsofdiscourse。TheHague:Mouton。

384、VanOosten,Jeanne,1986。Thenatureofsubjects,topicandagents:Acognitiveexplanation。Bloo

385、mington,In:IndianaUniversityLinguisticsClub。

386、Xu,LiejiongandD。TerenceLangendoen,1985。TopicstructuresinChinese。Language61:1-27。

387、*非常感谢SandraA。Thompson在旅欧期间,百忙中抽空看了本文的初稿,并提出了详细的意见。感谢O

388、ne-SoonHer,李行德,孙朝奋,徐烈炯和徐云扬,他们在我研究汉语话题结构时给予的各种帮助。还要感谢

389、MalcomSkewis的帮助。本文的撰写也得到昆士兰大学专项研究计划基金的赞助。我本人对本文所有的观点负

390、责。——作者

391、原文题目是PragmaticinterpretationsofstructuraltopicsandrelativizationinChinese,刊于

392、JournalofPragmatics(语用学杂志)1996年第3期。——译者

393、句法功能的这个“可及性等级”就是“主语<宾语<旁语”——译注通讯地址:陈平Department

394、ofAsianLanguagesandStudies

395、TheUniversityofQueensland

396、Brisbane,QLD4072

397、一句话的事范文第4篇

398、论文关键词:奥斯汀;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

399、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ohnI_allshawAustin,19l1—1960)的言语行为理论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中日常语言学派的一种理论。奥斯汀是英国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他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词和句子,而应该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语言理论实际上应该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

400、1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401、奥斯汀首先提出语言使用问题并对之进行认真研究。他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在《HowtoDoThingswithds》一书中不仅首先探讨了语言使用问题,而且系统、具体地研究了其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说话本身为何就是一种行为。他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说出某句话便是做出某件事,说任何一句话时,人们同时要完成3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theloeufionaryact)、以言施事行为(theiUoeutionaryact)、以言取效行为(thepelfocutionaryact)。奥斯汀认为,以言表意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以言施事行为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意图,也称言外之力;以言取效行为指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关于以言施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奥斯汀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言语行为是以言表意行为的有意义的单位,完成行为方式的话语是言语行为的主要形式。奥斯汀认为,以言施事行为是约定俗成的,并且言外之力通常也是约定俗成的。对于以言施事行为,说话者必须在遵守一定的惯例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因为语言是一个关系性的功能结构,“它的各个要素只能在此统一的框架内才能理解”。由于话语发生在一定数量与交往双方相关的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在内的一定情景中,因此我们必须涉及社会语言学、民族交际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研究领域,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话语含义。由于任何言说、思想和文本都将是一定语言结构功能作用的结果,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主体都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定文本上下文结构——语境(context)或对话者之间共同建构的语义场。因此他提出了他的以言施事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通过协定的步骤与协定的力而取得效果,所以以言施事行为是协定的(conventiona1)。从这点看,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

402、我们来看看他的理论在实际中的用法。奥斯汀提出有所述之言(constatives),或称陈述语句,和有所为之言(performaifves),或称实施行为语句。陈述语句的功能是陈述事实,描述过程或状态,它具有或真或假的性质。如:

403、例1 a)Thecatisonthemat。

404、b)仙triangleshavethreesides。

405、c)Franceishexagona1。

406、与此相反,施为语句的功能则是实施某种行为,如:

407、例2 a)InalTlethisshiptheQueenElizabeth。

408、b)Ibetyousixpenceitwillraintomorrow。

409、C)Iadviseyoutostopsmoking。

410、在这里,“命名”、“打赌”、“劝告”、“道歉”和“宣判”等行为在适当的情境里通过说出这些语句就算完成。上述例2里的语句无所谓真或假。奥斯汀强调指出,许多类似例2的陈述句在一定的语境里都不是陈述事件或描述状态,而是说话者正在实施的某种行为的组成部分。奥斯汀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为言语本身是一种行为,他称之为言语行为。我们可以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概括为一句话:“说话就是做事。”

411、另一方面,像“许诺”(promies)这类施为动词的现在时态在其主语为第一人称单数时也可以用于陈述句中。在一定条件下,

412、例3 Iproimes toeb there。也可以理解为一个陈述(statement)。

413、施为语句虽然不像陈述语句有真假之分,但却有适当或者不适当之差别。如果某人不是被指定给一艘船命名的人,同时还没有其他参加命名典礼的人在场,也没有船台、香槟酒等,那么即使他说出:

414、例4 IchristenthissihpLiebrte。

415、也不能完成给船命名这一行为。要成功地给一艘船命名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否则,所说出的有关命名的施为语句是无效的。奥斯汀认为施为语句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才能成功地实施某种行为。他把这种条件称作“合适条件”(fe—licityconditions),凡是不能满足适合条件的施为语句都是不适当的。奥斯汀认为不适当的施为语句有3种类型。

416、第一,如果说话人不处于完成某种行为的地位,或者说话人想要完成某种行为的对象不适合于那个目的,那么他就不能通过说出一个施为语句来实施他想要完成的行为。奥斯汀把这类不适当的施为语句称作“无效”施为语句。例如在许多文化里,丈夫仅仅对妻子说一声“Iporceyou”并不能达到离婚的目的,因为在这些文化里离婚必须通过一定的规约或法律程序才能实现。但在穆斯林文化里,说3遍这样的话确能构成离婚。

417、第二,如果说话人不是诚心诚意地说出施为语句,则这种施为语句也是无效的。假如某人说出“Iproimes…”然而他根本不打算实施所许诺的行为,或者他根本没有能力完成所许诺的行为,那么这种许诺便是无效的。奥斯汀把这类不适当的施为语句称作“滥用”施为语句。

418、第三,说话人说出施为语句并已产生效果,但仍然可能是不适当的。如某人说出“1welcomeyou”,但他并没有以礼相待对方。奥斯汀把这类不适当的施为语句称作是“违背承诺”。

419、奥斯汀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把施为语句概括为一类特殊的语句:说出这类语句就是作某种事情,而不仅仅是陈述某种状态。施为语句能完成相应的行为是因为存在特定的规约把言语同惯例性的行为联系起来。同陈述语句从真与假角度来判断不一样,施为语句只能根据其是否满足了合适条件来区分适当或不适当。正是在这一区分依据的基础上,奥斯汀才试图从语言形式上来概括施为语句的特征。他指出只有某些动词可以用在施为语句里,且只有用在施为语句里的动词可以跟副词hereby(就此)同现。

420、例5 a)I hereby declare you Mayor of London。

421、b)I hereby no we bat the eggs till fluffy。

422、C)I hereby rln ten miles on Sundays。

423、这里dcelare表明是施为动词,而ebat和Flitr则不是。将前述句法标准和这里的词汇标准合在一起,可以把施为语句定义为:主语为单数第一人称的主动语态,陈述语气句,其主要动词为一个现在时态的施为动词,并与副词heerby同现。

424、2奥斯汀言语行为三分说

425、奥斯汀把作为整体的言语行为分为3个层次,即认为在说些什么时,我们可能以3种基本的方式在做些什么。他把这3层意义的做些什么分别称为“以言表意行为”(1o—cutionary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act)。

426、第一,以言表意行为。奥斯汀把最为通常意义上的“说些什么”(sayingsomething)的行为称为“以言表意行为”的实施。他在谈到以言表意行为的几个地方说法基本一致,都主张以言表意行为的基本特征是有意义,即我们以言意指事态或者事实。这样,我们的言语就存在着与世界中的事实是否相符的问题,因而它是有真假的。

427、奥斯汀还进一步对以言表意行为进行剖析。他认为,即使在这种最为通常的“说些什么”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区分出不同层次的“做些什么”。首先是“发音”(phonetic)行为;其次是“发语”(phatic)行为;再次是“发言”(rhetic)行为,即说话者发出某些声音,说出了一个语句,“说到”某件特殊的事情。例如,说话者发出作为语句“猫在草席上”的一串声音——“猫在草席上”——以便说猫在草席上这件事。

428、奥斯汀承认,尽管对以言表意行为的考察很有趣,但仍无法解释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对照问题。为了弄清话语所言之外的“所为”,还需进一步考察“以言施事行为”。

429、第二,以言施事行为。所谓“以言施事行为”,从字面意思看是指在说话当中所实施的行为,即在说话中实施了言外之事。奥斯汀用公式“InSaiyng X,1wasdoign Y”表示这种行为。如nI sayign“1willcometomorrow”,1wsa makignpromies。在这里,Sayign(something)是以言表意行为,而Proimes是指在说话中所实施的言外之行,即在说“1willcometomorrow”中行许诺之事。英文的“illocutionary”是由in+locutionary构成的,其中的“就是以言施事行为公式“Inasyign”中的“in”,表示尽管Y(许诺)与aSiyngX(“1willcometomorrow”)不同,但是,是在Saiygn X中完成的,因而仍然是一种言语行为。

430、第三,以言取效行为。所谓“以言取效行为”是指说话者在说了些什么之后通常还可能对听者、说者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之产生不是以言施事行为,因为它不是在说话中所实施的行为,而只是言后之果。但它毕竟与以言表意行为和以言施事行为有关,是经由说话产生的效果,因而也是一种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收言后之果。

431、如果做更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以言表意的行为是说话人说出某个具有一定涵义(—)和所指(refer—ence)的语句,如:

432、例6 TheknifeisOnthetable。

433、以言表意行为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说话行为,即说出有意义的语句。而以言施事的行为是说话人在说出语句时所想要表达的意图或想要达到的目的。例6中,说话人可能是想告诉听话人刀在什么地方,或者要听话人把刀递给他,或者是要警告对方要当心刀。这就是言之所为或以言施事。这种以言施事的行为是同以言表意的行为同时完成的。

434、以言施事行为是3种言语行为里最重要的一种,是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言语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实施一个表意行为要使用言语。在一个特定的情境里,为实施一个表意行为而使用的语句的功能是什么,是建议还是命令,是许诺还是宣告,是值得考究的。语言哲学家常常用“力量”(force)这个术语来讨论某个词或某个表意语句是具有“建议”力量还是具有“命令”力量等等。奥斯汀把在这个意义上实施的言语行为称作以言施事的行为,即说出一个语句本身就是完成一种言语行为,或者说一种行为是在说出某个语句中完成的。奥斯汀把这种关于语言的不同功能的理论称作“以言施事的力量”(ilocufionaryfocres)理论。

435、然而以言取效的行为是说话人通过说出语句所取得的效果。例如,说话人说出:

436、例7 rnledoorisopen。

437、听话人听到这个语句后就去把门关上。这就是言后之果或以言成事。说出一个有意义的语句不仅同时是实施某种以言实施行为,而且往往对听话人,说话人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或行为产生某种效果。奥斯汀把实施的这种行为称作以言取效行为。

438、以言取效行为与以言施事行为的区别是个重要问题。奥斯汀认为,以言施事力量与以言所取效果(eprlocuifonaryefect)虽有联系,但却是说话这一复杂行为的独立组成成分。

439、以言施事力量是指语句具有的如“许诺”、“威胁”、“请求”、“陈述”等功能。以言取效则是指语句对听话人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例如甲用适当的语调和副语言手段对乙说出具有“请求”或“命令”的以言施事的语句:

440、例8 Openthedor!

441、他就可能成功地使乙去把门打开。这样一种效果正是甲说出这个语句的意图。在这里应注意的是,不要把预期的效果同以言施事力量即“请求”或“命令”相混淆。又如:例9 YouCal’tdohtat。这个语句可能具有“抗议”的以言施事力量,但其以言所取效果则可能是制止了听话人的行为,或者使他醒悟过来,或者使他烦恼。

442、以言施事行为是直接通过与说出某个语句相联系的规约力量实现的,因而至少在原则上是确定的。相反,以言取效行为则是说出某个语句的情境所特有的,因而不是通过说出某个特定话语而规约地实现的。以言取效行为即包括预期的效果,也包括非预期的效果,通常是不确定的。一切言语行为都同时既是表意行为也是施事行为,但不一定是取效行为。

443、3言语行为理论的当代哲学意义

444、叔本华曾经说过,最难做的事就是把最常见的事物和最切近的事物当成问题来对待,因为它们都是显然的,所以逃脱了我们的注意。对于这种说法恐怕不可能有比言语行为这种现象更好的证明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当代哲学意义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445、第一,言语行为理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他使传统哲学家眼里“描画”世界、传递信息、判别真假的语言具有了一种新的功能,即行为功能,从而人们开始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中来理解语言。第二,对语言本质看法的改变会直接导致语言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尽管传统哲学家由于语言在理解实在,解决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已经给予语言一种不同寻常的关注,但是当语言是一种行为时,它就不仅能够表征思想、描述世界、评判事态,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行为的语言能够参与到建构世界的实践之中。第三,奥斯汀在意义的真、假之外寻找到意义的另一因素——语用力量,从而使人们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对话语意义的理解是语义学中的“意义”与语用力量二者的整合。第四,“语用力量”概念的引入,既为语用学与语义学划出了界线,又说明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语用力量”概念在语用学中的重要性可以与语义学中的“意义”概念相称。从这一点来说,奥斯汀对语用学研究的推进,甚至比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推进还要大。第五,奥斯汀在传统评价话语的真、假标准之外引入了新的评价维度——是否合理、是否合适、是否精确、是否得体,这就使得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中“不可言说”的伦理、价值等领域变得可以言说,奥斯汀对语用行为的分类,为这一领域如何言说提供了参考依据。

446、一句话的事范文第5篇

447、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写了两个普通小人物的故事。普通人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刘震云却在这平淡无奇中揭示出了普通人内心的孤独,因为孤独,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一直在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孤独”与“说话”贯穿小说的始终。小说将近跨越了百年,百年之中,风云变幻,物是人非,不变的却是内心的孤独与找寻,无法磨灭的是内心的“孤独”与“说话”。

448、《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与“说话”

449、《一句顶一万句〈出延津记〉》的主人公杨百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改名史”,从做豆腐起,到杀猪,到染布,到信主破竹子,到沿街挑水,到去县衙门种菜,到卖馒头,再到去宝鸡,他的名字随之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到吴摩西,再到罗长礼。杨百顺因着迷于罗长礼的“喊丧”而引出一系列的故事,也由此品味着他人生的孤独,为了内心的孤独有所寄托,他一直在奔走,一直在找寻“能说得上话的人”。后来能与养女巧玲“说话”,巧玲却在跟他去找吴香香时被人拐走,他又踏上了寻找巧玲的路,一路上他又继续品味着内心的孤独。

450、《一句顶一万句〈回延津记〉》的主人公牛爱国是杨百顺养女巧玲也就是后来的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在情感上的遭遇从妻子与人、私奔到出去假找与杨百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牛爱国也是怀着内心的孤独在一直漂泊,他也一直在找一个能“说话”的人,从冯文修到杜青海,到李克智,到与章楚红,到后来奔赴延津,最后为了一句话而继续奔波。牛爱国为一句杨百顺临终前要对巧玲说的话,一句章楚红没说出的话,一句他要对章楚红说的新话而一直奔波,这几句话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也许这几句话是同一句话,也许这其中的一句便是顶一万句的那句话,也许……

451、“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杨百顺和牛爱国便是如此,他们接触到的那么多孤独的人也是如此。

452、《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物消解孤独的方式

453、在人生的旅途之中,孤独是一种必然,我们总会与之不期而遇。面对“孤独”,我们无处可避,但是我们又无法忍受那种全然的孤独带来的痛苦。于是,寻找消解孤独的方式便势在必行,“说话”便成了《一句顶一万句》中不变的主旋律,成了《一句顶一万句》中消解孤独的主要方式。

454、“说话”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简单沟通交流,更是一种心理上对彼此的认可。不管是杨百顺还是牛爱国,他们都是因为与妻子“说不上话”而导致家庭破裂,继而踏上漂泊的旅途,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一切都与“说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为没有“能说得上话的人”,他们陷入孤独,因为“孤独”他们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说话”是“孤独”的罪魁祸首,却也是消解孤独的重要方式。

455、《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故事情节繁杂,人物众多,然而这些繁杂情节中的众多人物最终归结到对一句话的寻找。因为难以忍受全然的孤独,他们历尽艰辛,他们一路漂泊,找寻“能说得上话的人”,找寻能慰藉心灵的那“一句话”。“一句顶一万句”,这“一句话”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就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就是生存的目的,就是支撑主人公活下去的理由。为了“说话”,《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物敢于抛家弃子,敢于承担世俗的批判。一切的一切,都只为消解内心那无法磨灭的孤独。

456、“说话”是一种倾诉,是一种对“孤独”的宣泄,是一种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为了消解内心的孤独,他们找人说话,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而之所以寻找,是因为生活中那个“能说得上话的人”还没有出现。他们饱尝艰辛,只是为了“说话”,只是因为无法忍受内心的孤独,而去寻找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寻找一种消解孤独的方式。

本文地址: hTTp://wwW.Ti29.CoM/zhiwu/2603.html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关于坚持努力的正能量句子〖努力的句子 正能量〗
    下一篇:十句哄女人开心的话〖十句哄女人开心的话〗
    

    Copyright © 2021-2023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