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短句

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十篇〖家长评价自己孩子的话〗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7日

家长评价自己孩子的话

1、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

2、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

3、父母也要自我批评

4、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5、批评孩子注意场合

6、家长批评孩子最好单独进行,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或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7、批评时别翻旧账

8、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偏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对你抵抗,甚至不承认错误。

9、批评时就事论事

10、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掉孩子最后一丝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11、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

12、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造成反效果。

13、学会暗示和沉默

14、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

15、批评要尽量简短

16、尽量使用最简炼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总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受尽快结束。

17、语音语调不能高

18、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

19、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

20、父母用他人类似的错误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21、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

22、孩子犯错受批评后情绪往往低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到你们依然爱他。

23、父母应统一战线

24、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孩子所想的就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寻求庇护。

25、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26、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指责很可能激化矛盾。

27、增加身体接触

28、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听,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29、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2

30、[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沟通艺术

31、班主任与家长真诚、有效地进行沟通,这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与快乐成长的保障。但是,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遇到班主任与家长因沟通不到位、不及时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因此,笔者认为,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当前班主任培训的首要工作。

32、尊重家长,让家长愿意和你沟通

33、尊重家长是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前提。“尊重”决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让家长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要像迎接贵客一样接待家长的来访。与家长交谈时,教师要注意言语和态度,多商量,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少以师道尊严自居;多征求意见,少夸夸其谈。对于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虚心接受,不要当面和家长争执。

34、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教师要以理服人。遇到这种情况,要沉住气。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微笑能让人轻易化解尴尬的场面,既能赢得别人的好感,还能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消除误解和矛盾。

35、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首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的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从心理上能接纳意见。同时恳切地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让家长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能因溺爱而隐瞒孩子的过失。

36、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同时要委婉地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37、移动通讯,让家长主动和你沟通

38、由于移动通讯具有便捷、快速、方便等特点,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以及人与人交流的必备工具之一。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它成为你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新平台,让它成为你和家长传递教育信息的窗口,让它成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的催化剂。遇到学生不完成作业,忘带学习用品,学生之间发生小矛盾、小误会等,教师不要批评、训斥、发火,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因为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不妨给家长打个电话,把这些事情简单地向家长汇报。在与家长电话交流时,语气要和蔼,要亲切,只需要将学生的情况详细地说明,顺便把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简单地说一说。对于学生的近期表现,要多肯定,多鼓励,对于不足,要讲究艺术,委婉一点。这样,家长就会主动与你交流。

39、手机短信由于短小精悍、语言简练等特点,已成为现代人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交流手段。与一些经常沟通、比较熟悉的家长,遇到电话交流不方面的情况,学生的一些缺点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这时短信沟通就不失为上策。与家长短信沟通,要切中主题,简单明了,让家长既能了解学生的缺点又能认识其危害。当然,对于学生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班主任也不要吝啬自己的短信,要及时用短信向家长报喜。时间长了,家长认可了你,也会经常给你发个短信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就实现了家长与老师的互动沟通。

40、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3

41、关键词:聋儿语训;言语康复;干预

42、本文从一则公益广告说起:曾经于2013年12月底在CCTV-1黄金时间播放的《无声的世界》,以关注听障儿童为主,以爱贯穿始终,展现了父亲对听障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用真实的情节引发众多听障家庭的共鸣,用浓浓的父爱打动亿万观众,最后打出字幕“上天对他按下静音键,但他依然能发出最美的声音”,以呼吁更多的人关爱、帮助听障孩子们,用爱打破无声的藩篱。

43、作为从事聋儿语训多年的教师,这则广告深深地打动了我,广告的播出,足以说明聋儿语训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则广告宣传了聋儿语训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给听障孩子带来了康复的希望,给聋儿家长带来了帮助孩子全面康复的信心。

44、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45、语训的目的:训练聋儿恢复听力,发展有声语言,学会与人交流,并回归主流社会。

46、什么是早期干预

47、早期干预是指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进行听力学及医学评价,并对已确诊有听力障碍的婴儿在6个月前实施的康复措施。其内涵包括早发现、早诊断、早配助听器以及早期教育等内容。干预期一般不超过3年,早期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聋儿认知和听觉言语发育水平,干预越早,康复效果越好。

48、早期干预的指导原则

49、聋儿康复的早期干预是一项抢救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依靠政府的领导,以医学手段为“先导”,以康复手段为跟进,建立最大限度地满足婴幼儿和家庭个性化需求的社会服务保障运行机制。成功康复的例子证明医教结合是聋儿康复的成功之路。

50、早期干预的方法

51、以听力训练为基础,把听力训练、发声训练、功能训练、言语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获得进程为步骤,结合语言环境帮助聋儿理解语义,最终达到预设的效果。

52、为了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首先对听障幼儿进行医学、语言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评估。

53、医学评估:纯音听力检查和佩戴助听器后的助听效果。

54、语言学评估:是否会有意识听音,对声音的反应,生活中和别人交流的方式。

55、心理评估:维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测得聋儿在年龄组中的发展水平,未来对其有效的早期干预达到的智力条件。

56、早期干预训练步骤

57、熟悉环境

58、孩子每到一个新环境,都是陌生的,这就需要康复老师帮助聋儿消除陌生感,带孩子参观上课、活动场所,通过和小伙伴做游戏等方式与辅导老师、小伙伴消除距离感,逐步建立亲密关系。

59、感知声音,分辨声音

60、孩子刚接受辅导教师时,对声音基本上没有认识,更不能有意识地倾听声音,鉴于此,辅导老师可根据聋儿的认知特点,选取孩子感兴趣的、色彩鲜艳的、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儿童玩具吸引聋儿的注意力,慢慢引导聋儿感知声音,到熟悉声音,最后到分辨声音,以达到有意识听音和辨音的目的。这时孩子模仿发音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这期间要对聋儿适时适度地表扬和鼓励。干预过程中配上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聋儿既感觉新奇又感到有趣,从而激发了聋儿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很乐意配合老师一起走上聋儿语训的征程。

61、辅导老师要有意识地训练聋儿的呼吸器官和构音器官,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比如闻花、闻带香味的手绢、吹气球、吹口哨等,让聋儿的气流控制得到锻炼。聋儿的构音器官由于不能正确运用会出现僵硬的问题,为此辅导老师可每天带聋儿练口舌操,使孩子的唇、舌、齿等构音器官变得较灵活。

62、经过以上发音基本功训练,聋儿基本可以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如汽车声、火车声、动物叫声、自己的名字,甚至老师简单的指令等。

63、语音训练

64、此时的孩子有发音的意识但没有发音的习惯,有时自己表达有困难就用手比划,这时教师应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孩子现有的水平,结合华东师范大学聋儿学习语音的一般规律,给聋儿制定学习声母的一般顺序,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学习发音,慢慢过渡到拼读,再拓展到字、词、短句的理解、运用和正确表达。

65、声母习得参照正常儿童声母音位习得顺序,结合聋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确定声母音位的习得顺序如下:

66、第一阶段:b m d n h

67、第二阶段:P t g k

68、第三阶段:f j q x

69、第四阶段:l

70、第五阶段:z s

71、第六阶段:r

72、第七阶段:c zh ch sh

73、比如,学习读音节b患捌渌纳训练,出示b,训练者发b音,出示唬训练者发灰簦反复发b和灰簦语速慢慢加快,快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b灰艟头⒊隼戳恕

74、练习b坏乃纳读法,聋儿最先掌握b坏囊簧和四声读法,二声和三声有难度,要舍得花时间帮助聋儿巧练,接着用游戏的方法进行b坏乃纳辨听,既训练聋儿的听力,又复习和巩固了b坏乃纳读法。接着出示聋儿爸爸的照片,学习叫“爸爸”。看到自己爸爸的照片,聋儿既兴奋又亲切,又有一定的语音基础,很快就会读会用“爸爸”这个词语了。

75、接下来是学习短句:我的爸爸,他的爸爸。各自指着自己的爸爸,学说短句:我的爸爸。指同学的爸爸,学说短句:他的爸爸。结合问句,巩固短句的用法,问:他是谁?我的爸爸或他的爸爸。这一过程中聋儿既理解了爸爸、我的爸爸、他的爸爸的含义,又练习了用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76、当聋儿掌握了音节bo、bu、bi及其四声的读法和相关词语后学习短句,指自己的脖子会说:我的脖子。指自己的鼻子会说:我的鼻子。摇摇头或摆摆手会说“不”。

77、语训过程中要将表扬鼓励和适当的奖励穿插其中,多种感官参与,手脑并用,游戏的巧妙穿插,能增强训练的趣味性,消除疲劳感,适时的表扬鼓励会增强聋儿的成就感,使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参与到训练过程中。

78、学习音节的同时出示与音节相关的图片或物品,使语音和语义相结合,而不至于出现语音和语义脱节的情况。在语音和语义都能掌握的基础上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巩固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可以进行辨听训练,培养孩子们聆听的习惯和对音节、词语的复习巩固和理解运用。

79、学以致用

80、聋儿语训的训练过程本着由易到难、声韵结合、先音节、再词汇、再短句、再短文的路子进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而聋儿掌握词汇的一般规律是以名词为主,然后是动词,最后就是形容词。名词的选择首先是与教学的声母和韵母相关的,易于发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聋儿感兴趣的词,比如卡通形象的、颜色鲜艳的、小孩子喜欢吃的物品。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帮助聋儿理解掌握。

81、如果语训方法对路,加上家长的全力配合,大约经过10个月的康复训练,聋儿就可以掌握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继而转入主题课的教学。

82、主题课教学

83、聋儿经过一定时间的康复训练,掌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和语言基础,这时除了对聋儿进行常规的发音基本功训练和词汇的学习外,还可以进行与其接受水平相当的主题课教学。

84、培养和发展聋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85、交往过程是聋儿主动运用语言的过程,是课堂语训的延伸和拓展。由于聋儿的言语发展滞后,严重阻碍了交往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对聋儿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的同时应注重与小伙伴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小伙伴一起上课,一起游戏,一起分享零食,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老师像妈妈,班集体就是他们的家。经过培养,聋儿融入班集体中并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更能积极配合教师,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86、游戏在聋儿语训中的调节作用

87、陈鹤琴说:“儿童是以游戏为生活的,他们除睡眠生病以外,无时不在动作,不在游戏。”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运动技能,发展认知能力,学习社会交往方式,体验积极情感,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和自主实践活动。认知过程中聋儿无意注意占优势,但有意注意稳定性差。所以语训中,从内容的呈现到内容的训练再到内容复习巩固和延伸拓展,不能简单机械重复,而应设计聋儿感兴趣的游戏参与其中。发音训练应采取孩子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避免枯燥乏味的强化训练。游戏反复进行,训练孩子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聋儿语言发展水平。

88、言语康复训练中家长配合的作用

89、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最早的也是最自然的有声语言环境和语言习得场所。听障儿童康复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康复的好坏。

90、前世界聋人联合会主席伏可第奇曾说过:“家长是聋儿最重要的老师。”父母是聋儿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最好的课堂。聋儿康复教育过程中,家长配合与康复效果相辅相成。

91、启蒙作用

92、家庭是人生路途的第一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教育伴随着每一个人生命的开始,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奠基工程。

93、引导和示范作用

94、家长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用坚定信念、爱心和恒心帮助聋儿走上康复之路,勇敢地将孩子介绍给社会,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孩子与外界交流,形成自信乐观的个性品质,适时表扬鼓励,帮助聋儿产生成功的满足感,激发与外界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并将康复成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95、充分利用聋儿的无意察知,适时适地现场语训,让孩子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

96、首先,家长应通过家长培训、或咨询康复教师、或向康复机构索取或购买有关聋儿康复培训辅导资料,获取聋儿听觉言语康复训练的科学知识,帮助孩子接受科学的训练。

97、其次,掌握聋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地利用孩子的残余听力,充分利用其他器官的代偿作用,建立有声语言体系,巩固和发展言语康复效果。根据遗忘规律,家长科学有效的辅导,能大大提高康复效果。

98、最后,家长更有机会捕捉生活中的有利时机,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包含于生活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所以生活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情境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听懂并回答家长的问话,将康复成果融入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理解运用,并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其多听、多看、多说,在运用中发展语言,自如地运用语言,最终让聋儿走出无声世界,回归主流社会,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99、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4

100、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都会像以上案例中的妈妈一样,不知不觉就对孩子使用“精神软暴力”。“精神软暴力”也叫“语言暴力”,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101、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孩子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长久的,不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孩子的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恶果。

102、常见家庭“精神软暴力”实录

103、――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时,家长这样从人格上对孩子进行侮辱:

104、“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上来?简直是个榆木脑袋!”“你脑子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一辈子没有出息。”“考这么点分,还有脸见我?”

105、――当孩子需要家长陪伴玩耍时,家长这样表现出不耐烦:

106、“我再也不想看见你了,你怎么这么烦?”“去,上一边去,快点。”“我没有时间带你去玩,有玩的时间多学习一下不行吗?” “没有我你就活不成了?你啥时才能独立,让我省心啊。”

107、――当孩子犯错后,家长这样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失望:

108、“哎,我的命怎么就这么不好呀,生了你这个惹是生非的东西。”“真后悔当初生了你。”“我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109、怎样避免家长不经意的“软暴力”行为

110、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诸如此类至理名言不少家长都耳熟能详,在人前人后也阐述得头头是道,缘何事到临头却频频丧失理智,用言语讽刺孩子,侮辱孩子,将“心罚”这把不带血的“尖刀”毫不留情地捅向孩子稚嫩的心窝?家长这种不经意的“软暴力”行为要怎样才能避免?

111、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看待。许多家长之所以口无遮拦地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是因为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觉得自己有权利这样对待孩子。如果把孩子当成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平等地对待他,那么在教育引导中就不会随意地使用语言暴力了。

112、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太高。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当孩子不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陷入绝望的深渊,讲出许多过火的话,伤害孩子。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当,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

113、三类语言尽量少说。一是否定词;二是挑剔词;三是限制词。这三类话都是对孩子的否定和批评,容易让孩子以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对于孩子,我们要少说否定的话,少批评,多发现他的优点,多表扬,多鼓励。

114、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5

115、找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116、要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必须做到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 ○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实践证明:经常与学生“拉家常”、聊天,讲故事,续编故事,就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就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

117、搞活动,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118、活动是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组织劳动竞赛活动,让学生按先后顺序说说活动的经过、结果及自己的感受。

119、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可能仅停留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白与简单表达中,更应注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口语交际的操作性,以强化训练效果。

120、“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来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这是语言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家长本人更应当善于倾听并有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布置家庭作业“打电话”(模拟):让孩子和妈妈“打”电话,爸爸做评委;让孩子和爸爸“打”电话,妈妈做评委;让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孩子做评委。或模拟家里有客人的场景,提供孩子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表达,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学生的听说能力便会提高。

121、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6

122、对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我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增加了一些新元素――巧用评语。我认为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能收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它能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对于不同的学生,它会有着不同的功效。以下是我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的几点感受:

123、1 巧用评语对优等生,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24、对优秀学生的作业,老师总是很喜欢,他们的作业不仅思路清晰,解答正确,而且字迹工整,让人看了心情舒畅。在一些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上,除了打上 “优”外,不妨写上简短的鼓励语:“你真棒!”。如在上学期学简便方法练习“44×25”时,我班一位周岩同学(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写出了多种简便方法:

125、方法1:44×25=(40+4)×25=40×25+4×25=1100;

126、方法2:44×25=4×25×11=100×11=1100;

127、方法3:44×25=44×5+44×20=220+880=11000。改到这儿时,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提笔在答案边写下:“你的方法真多,你真棒!”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128、在做“一题多解”的题时,有的孩子想出了一种解法,给他打上一个:优秀;而有的孩子想出两种解法,但凭他的实力还可发现更新的、更简的解法,所以给优秀的同时还会再送一个“?”或写上“聪明的你,一定能想到更好的解法!”以启迪思考寄予期望。

129、2 巧用评语对中等生,不仅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30、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批改,在关注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作业中所折射出来的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师在作业批改时,应坚持从不同的角度去衡量,不仅要关注孩子们作业的对错,还要对学生作业书写的工整、格式的规范严格要求。

131、在学生的作业中有的学生经常由于粗心而出错,我总是首先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点,如:“先找准数量关系式!”、“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你的答案是题目所问的吗?“你的方法很好,但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等指导性评语向学生提供思考路线, 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去改正。

132、又如:“38×201-38=(38×200+38)-38=7638-38=7600”。我给他批上:“好,你跨出了可喜的一步!”还在题目中38下边划了红线,以作暗示。果然,学生又补上一种算法:

133、“38×201-38=38×(201-1)=38×200=7600”。又给他批上:“你真聪明!”孩子要和同伴比,但更重要的是要和自己比,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便是最大的进步。根据评语,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样改正。这样,不仅没有打击其自信,而且使其纠正了不良倾向,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34、3 巧用培养对后进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135、在完成相同学习任务时,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比优等生付出的努力更大一些,因此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除了对那些有正确答案且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简短激励性的评语外,还给那些同样付出努力却得到错误答案或得不出答案的学生以鼓励,告诉他们不要灰心,消除其自卑,激发其斗志,树立其信心,用期待的目光,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

136、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后进生的作业,尽量发现他们作业上的闪光点,纵向地比较他们的每次作业,肯定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如果他们每次看到作业本上尽是刺眼的“×”,他们的学习信心肯定受到打击,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每次作业也会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在作业批改中,用一些带有感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你的字写得真工整”、“老师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继续努力,你会很棒”等带有感彩的评语来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我想这样的评语,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更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数学作业的实践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关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缩小了与好学生的差距,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137、4 巧用评语,不仅可以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还可以促进师关系和谐发展。

138、数学作业批改中巧用评语, 不仅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了学生作业。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信任,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9、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7

140、关键词:鼓励方法;言行;无意伤害

141、古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这句话虽然常听,但一直没有触碰到我的心灵深处,直至这件事的发生让我受到启发。

142、案例:清明节假期我们全家回老家放松。我们正坐在沙发上悠地看电视、聊天,忽然收到孩子老师发来的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请各位家长帮助幼儿温习已学内容(×××),我班×××小朋友已全部掌握。”作为母亲的我无意地读出了短信内容,而让我吃惊的是儿子一脸生气的样子说:“哼,我讨厌×××小朋友!”我奇怪地追问:“你为什么讨厌人家?他可是你的小同学!”儿子告诉我:我讨厌老师表扬他。”我恍然大悟的同时内心不由得有难以形容的酸痛。因为我联想到自己的无意伤害,那就是中午午睡时,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进入甜蜜的梦乡,我说:“孩子们,谁先睡熟我给谁发奖状。”没过一会,孩子们全睡了。看着孩子们熟睡的样子我暗暗自喜,等午睡起床后我依旧忙碌一日的工作,把发奖状的诺言忘得一干二净,直至今天儿子的事让我后悔不已!就因为忙而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骗子,虽然孩子们没说,但孩子们对这种鼓励的方式再也没有了激励的意志!工作中我总认为:我给孩子们好心但不能给好脸是正确的。反思自己从教的过程中鼓励的效应如何?有多少鼓励被无意伤害了?我彻夜难眠,我清楚地意识到老师的鼓励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143、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144、老师只关注表现积极的孩子,没有特别注重默默无闻的孩子。或者是请孩子回答问题时遇到孩子不会的时候只是说一句:“你再想想。”这些现象对孩子的无意伤害有多大?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改正这些不全面的鼓励方式?

145、鼓励的方法或途径

146、我们常常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用大人的眼光却判断孩子的行为,认为做好是应该的,做不好则要批评,可事实上,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能做好一些在成人眼中“简简单单”的事已经是很大的能力了,而好的行为和习惯也正是在这些小事的不断发生中形成的。

147、鼓励要及时

148、在每天的工作中,老师由于繁忙、琐碎的事情,而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行为,或者即使发现也是一带而过,这样一来,虽然仿佛我们的工作“减少”了,却失去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因为在幼儿园生活中,“随机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

149、鼓励要具体

150、正如在前文案例中所提到的一样:我们总是说“你很棒”“你最棒”……一味地简单鼓励,会让鼓励的效果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何为“棒”“棒”在哪里?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这些泛泛的表扬,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孩子需要的是针对其积极行为具体的指出和鼓励。

151、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鼓励的方法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而这些技巧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

152、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但一定是独特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是最美的,但一定是可爱的,我们的鼓励,不一定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一个鼓励的眼神、温柔的抚摸、灿烂的微笑,都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力量,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153、梁志燊。学前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17。

154、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0-11。

155、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8

156、下午4点,家长会在一位中年女教师的主持下准时开始。女教师先是礼貌地问候了大家,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下近期教学情况,接着便拿出一摞小册子,微笑着对家长们说:“这是我发现孩子们在学校里一些值得称道的表现后,认真记录下来编写成的一本小册子,希望你们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长处,同时从其他孩子的长处中得到启发,以便今后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孩子……”最后,女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两个自己认为最好的例子,并表扬了这两个孩子的家长。整个家长会开了不到40分钟就结束了,家长们一个个从老师那里领了小册子,连声道谢后高兴地离开了教室。

157、王剑特意留到最后,当他从老师手中接过小册子后,态度十分诚恳地问老师:“您看我孩子还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身上还有什么不足?”

158、老师听了王剑的话先是一愣,沉思片刻后对他说:“我们为什么总要找孩子身上的短处,而不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长处呢?总寻找短处,大人给孩子们的只会是批评、教训,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若寻找长处,大人给孩子们的则会是赞扬和鼓励,时间长了就能培养起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当然,这样做并不是孩子犯了错误不批评,只是出发点和着眼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眼睛盯着孩子身上的长处,即使孩子犯了大错误,我们也会把错误看成孩子成长中的一块小拦路石,及时告诉他危害并协助孩子一起搬开。若家长一直盯着孩子身上的短处,即使孩子犯个小错误,大人也会如临大敌,严加斥责。不同的教育方法最终必然导致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王剑听完女教师的话,马上点头表示赞许。

159、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9

160、进了办公室,我坐在椅子上,不禁思考起来。记得校长在引进校信通的时候讲过:“以后我们农村老师与城里老师一样……请语数外老师及时将作业交给班主任,由班主任统一每天发给家长,家校合作,提高成绩……”

161、的确,自从有了这个校信通,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很多老师早晨到校不像以前那样愁眉苦脸了。因为有了家长这道“防护坡”,作业不写的少多了。也有忘了提醒督促的,那好办,将该家长拉到学校一番语重心长:“你们家长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应该……”大部分家长定会下次一百个在心,可不敢,家长可背不了管教不力的欲加之罪。

162、自从有了校信通,“沉重的包袱”全通过这现代化手段甩给了家长,我同身边很多老师一样有种被解放的感觉。

163、家长呢?不少人不胜其烦,孩子在城里某名校读书的同学在QQ跟我喊:“才二年级,给孩子的作业搞得烦死了,经常一天收到七八条。这是我女儿读书还是我读书呢?这是什么名校啊?”孩子在县城实验小学读四年级的朋友跟我讲:“孩子妈现在不上班了,专门让她每天查孩子作业,儿子很贪玩,语数外,有时搞到晚上11点,不仅要看有无写好,还要批改……”以上绝不是个别现象。

164、我想:我天天都发,而一天不发,很多孩子就忘记写了,这说明很多孩子的作业,是通过家长的提醒、督促而完成。

165、究其原因,开始,可能很多家长担心他们刚入小学的孩子会忘,所以也乐意去提醒和辅导孩子功课。对于某些孩子,作业成了父母操心的事,成了父母的工作,他们懒得去记录,也不需要多此一举,从而没有机会形成好习惯,培养独立性。而家长呢?随着工作的压力,或孩子“学习战线”的拉长,学业的繁重,越来越发觉自己有时坚持不了,但又无可奈何。

166、老师呢?似乎更在乎孩子作业有无完成的结果,至于是否是在父母监督下完成的,并不管,有时甚至连检查、批改等事也一并请家长代劳了。换句话说,教师只在乎知识和知识后面的分数,分数后面的绩效。这背后,是教师的不自觉的短视行为,没有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去对待这件事,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学习习惯培养的忽视,对孩子责任心培养的忽视,对孩子独立性打造的忽视。

167、后果就是,家长靠着老师的短信天天去查孩子的作业,造成孩子内心有一种不被信任感。而其中一部分孩子慢慢形成被动依赖的坏习惯,家长不告诉我就不做。于是,孩子越来越被动,越来越缺少独立性与主动性,这就不仅是学习问题了。

168、我将以上的反思写在了教育教学反思录的同时,也跟数学老师讲了我的想法,他深有同感。

169、第二天,我跟全班同学强调了新要求:“以后作业不再发给家长了,请每个同学准备一本专门记作业的本子及时地记录。每天放学时,老师会看哪些同学记录得清楚,字最工整,我会给他盖一个章。”

170、同时,我又及时给家长发短信,告之我的想法,取得家长理解。

171、放学时,我留了几分钟专门让孩子记录作业,并夸奖了记得清楚的孩子。“孩子们,作业是你们自己的事,你们能独立做好自己的事情吗?”“能!”“能让父母放一百个心吗?”“能!”“即使家长来管你作业的事情,你能告诉他,‘我长大了,我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你们放心吧!’你们能吗?”“能!”我盯着孩子们的眼睛,信任地与每个孩子做眼神交流,鼓励着他们。

172、第二天,有四五名孩子忘了写。我将他们喊到办公室,问清原因,平静地告诉他们:“没事,我有时也会忘记很重要的事情。我有一次到食堂去吃饭,竟然忘记带饭盒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他们不一定是真的不想写,有时就是玩得兴奋了点,应该允许他们犯错,因为犯错的过程也是成长的必经阶段,相信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会进行自我调节,学会自我安排,最后逐渐地形成主动性和独立精神。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打骂孩子、罚抄作业或者喊家长来教训。那样,二年级的孩子脆弱的内心会将作业与痛苦的经历结合起来,这种不良暗示极易导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形成内心抵触但表面又无力反抗的假屈服,从而打心底里怕写作业,形成不愿意写作业的顽疾。

173、我只是让他们及时补好作业,还夸他们字写得很工整。

174、第三天,还有两三个人没有写,他们有的昨天也没写。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道:“你们看,今天只有两位同学忘了写作业,比昨天少了三个了。我觉得这两位同学肯定是真的忘了,因为如果他们记得,你让他们不写他们也要写的,他们与我们一样一直都是有责任心的孩子,大家说,是不是?”“没事,下课补好就行。”教师千万不能让他们发誓或保证从今以后都会写,或采用其他负面的措施。这有点像生病问题,现在不给孩子吃药打针,以求孩子自我调节,唤起自身免疫系统抵抗病菌。你不能规定孩子,你的感冒明天或后天必须好,以后不能再得。因为这种保证与规定一旦实现不了,就会引起孩子的自我怀疑,也会引发教师的挫败感。

175、一直到两个星期后,才终于第一次全班“告捷”。但我知道,还会有反复,培养习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相信这些孩子能行,我会静候花开。

176、虽然,作业方面的短信我不发了,但校信通,我还是会发,否则校长这关就过不去,他可是要统计短信数量并进行考核的。不过,我发的已经与作业内容无关了,主要发的是营造家庭书香氛围,孩子习惯培养,如何当好爸爸,过度的爱是伤害,拒绝让孩子犯错就是拒绝成长,生活中的数学与语文,安全防护提醒等话题。既有我从教育专家那里“盗版”来的家教知识,也有针对本班孩子实际情况的建议与措施,既有对孩子具体行为的褒扬,又有本班优秀家长做法的介绍……即使需家长参与的作业,如报听写等作业,也是由孩子主动去找,去求家长。

177、(陶 金 江苏南京六合区东沟小学)

178、我觉得陶老师的想法和做法都很好。陶老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是自己的政绩,而是学生的成长,作为一个教师,这是最宝贵的。最重要的师德莫过于此。陶老师的具体做法也很好,不急不躁,以正面引导为主。陶老师不像有些教师,把家长看成自己的下级,任意给家长“派活”,而是把家长看成朋友。这也很见水平。但最可贵的地方在于,陶老师善于独立思考,不盲目服从领导,也不把责任推给领导。换一位老师,很可能领导安排教师通过家长布置作业他就坚决执行,一旦出现问题(比如家长不满),他就会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学校要求的,我不能不做。”这种缺乏主体性的教师是很多的。陶老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念,同时不采取和领导对着干的办法,他静悄悄地做“微调”,结果是学生和家长得益,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领导也不会责难。陶老师很有自主性,很有智慧。希望这样的老师多起来。

179、校讯通中的服务意识

180、案例中提到的“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送信息”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已普遍推广,但褒贬不一。陶老师能在新事物来临带来新变化时如此冷静分析,科学处理,这不简单。同时,他的言行引发我们思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该如何适应?如何实现顺利转身?

181、教育,悄然从原本单纯的行业慢慢转变,渗透进明显的服务性质,随即带来的是责任的重新划分。以本案为例,“记录作业”这项学生本来就应该养成的能力,被信息工具替代,随之而来的是家校双方纠结于“责任”的纷争,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我的思考是:该培养的能力要培养,该顾及的情况要顾及。记录作业,不需多言,就是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完全应该让儿童在实践中获得培养。而部分能力不足的,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发送信息,帮助其渡过能力发展的滞后期,促其尽快赶上同伴的学习节奏。如果完全包办,互相以“是否有信息公布”为由推卸责任,这与教育的本质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其实,孩子的真正成长才是家校合作的意义和目标。案例中教师的思考和行为,正是对教育本质的呼唤,是一种教学勇气的体现。任何教育言行,只要有利于儿童发展,最终都会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是教师享受教育成果的甜美时刻。我们可以想象,当陶老师迎来全班作业“告捷”的那一天,是何等欣喜!而这一天的到来,也展示出儿童集体能力的层阶式提升。

182、我们还看到一个有趣的变化。家长在接受过多过频的信息后,产生逆反,多有抱怨。可见,不管什么形式,如果不假思索,一味强加,只能适得其反。“接受服务的对服务提出反对”本身就是对服务改变的强烈呼吁。我们不禁思考:信息时代来临,教育确实要实现转变。在教育中融入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家校和谐共进的理念,完全可以使教育变得更加温和,更加有效。本案例中教师在改进意见中提供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不妨回顾文中校讯通信息发送内容的变革:营造家庭书香氛围;孩子习惯培养;过度的爱是伤害;生活中的数学与语文;安全防护提醒等。我们可以想象,家长接到这样的“分享型”信息,对教育的认识,对教师的感谢,对学校的信任,都会大大加强。我们不禁为这位教师喝彩,作者戏言这里“既有从教育专家那里盗版来的家教知识,也有针对本班孩子实际情况的建议与措施,既有对孩子具体行为的褒扬,又有本班优秀家长做法介绍”。依我看,这正是陶老师处于信息时代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转变特色,是其适应时展的灵动特质。真值得为其鼓与呼。

183、(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 捷)

184、技术应用也要以人为本

185、以校讯通方式,增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学业情况沟通,这本身没有问题。可是案例折射出学校对校讯通应用的要求与教学管理则值得商榷。

186、一方面,引入新技术,强调应用在教育管理中,这个意图是好的,可是管理上偏于简单。只看重教师发了几条信息,而不是分析教师发了什么信息,信息是否产生了良好作用。案例中看不出学校管理一方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发挥了指导作用,这是管理上的疏漏。

187、另一方面,学校对于教学管理,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质量的提升,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按照教育部明文要求,小学低年级,如案例反映的一二年级,不能布置家庭作业。学习任务,含练习,应该在学校时间,由教师辅导完成。案例中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学生的课业负担很严重,某些学生要完成作业到晚上十一点钟,这有害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学校方应该对此行为喊“停”,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188、还有,教师一方在校讯通应用中也有问题。

189、教师在校讯通应用中,把教育责任转嫁给家长,增加了家长的负担,这反而会引起家长的反感,也与校讯通应用时希望家校形成教育合力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190、学校教育,尤其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主要担负学科教学责任,这就包括,作业批阅与发现问题的纠正。通告学生作业,提示家长督促学生完成,这是可以理解的。若强调家长每天,每一个学科的作业都要履行签字与检查等义务,对于一个非专业的人员,而且是全部学科,显然是非常大的负担。

191、家长在作业批阅中成为“主角”时,相应地学生与教师就会被“边缘化”。如案例中反映的,学生习惯于由家长转告作业,而自己失去了学习主动性。若从低年级起不能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学习进步。此外,教师把作业批阅的任务转嫁给家长,交上来的作业都是正确的,这便失去了发现问题并与学生交流的机会。

192、案例中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并以学生记录作业,自觉完成,而教师注意个别教育与督促,这样的很传统的方式,反而解决了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校讯通的应用上,教师也做出了积极尝试。

193、现代社会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互联网平台,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目前QQ、微信、校讯通、电话、微博等都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可是,这些技术应用最终要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就是说,不能眼里只有技术,没有人。

194、(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 赵福楼)

195、校讯通,怎样使用才适度?

196、埋怨校讯通骚扰的家长不在少数。主要是校讯通发送太频繁,因为学校要求老师每周发送多少条,不发不行。其次,发送时间不科学。工作时间、休息时间都会有校讯通不请自来。因为大多信息是群发送,所以跟自己有关没关的家长都得接受。因为校讯通跟孩子有关,所以有校讯通来,都得看。看到最后跟自己没关系,有种被涮的感觉。另外有些老师发校讯通不说短信,几十字,甚至上百字,阅读起来太占用时间。所以动不动有些家长干脆屏蔽校讯通。那么,如何科学使用校讯通,怎样才算适度呢?

197、(河南商丘民一小学 贾心花)

198、我这样用校讯通

199、每天的回家作业通过校讯通的方式发送到家长手机,从短期看确实可以让每个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节约几分钟的作业记录时间,但正如陶老师在文中所写的那样:部分孩子慢慢形成了被动依赖的坏习惯。我在初次接手三年级班主任工作的时候,由于之前老师有作业发在校讯通的习惯,家长和学生都非常不适应我居然还要在放学前布置作业的规矩,更不能容忍我不发校讯通却让学生自己记录在家校本上的“偷懒行为”,客气点的家长通过短信表示建议,不客气的直接在QQ群里说我“懒”、“不负责”。记得我当时一下子就懵了,不就是让学生自己记录一下自己的回家作业吗,怎么就犯下滔天大罪了?无奈折衷:学生家校本照记,我还每日检查,校讯通作业我也不落下,以方便家长核对。如此才平息了家长的“怒火”,我这个班主任才堪堪得以“不下台”。直到一个学期之后,我通过各种途径跟全班家长基本熟络之后,我再向家长们提出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负责的想法的时候,阻力才小了很多,除了极个别作业实在困难的孩子家长请我继续给他们单独发作业(主要担心孩子偷懒漏记作业)。

200、让学生自己在家校本上记作业,在第二个学期算是基本成功了,可是孩子们填写家校本的习惯至多只能算差强人意。作业算是基本条目登记完全了,可是由于前两年书写等各项基本能力的养成不到位,孩子们写字速度很慢,不少孩子会对某些常规作业进行精简或干脆不做。

201、无奈之下,我在家校本上推出了家长表扬制度。只要家长在家校本上除签名外留下其他的字迹:比如表扬孩子当日作业态度或作业效率,挑战了作业以外的任务,如课外阅读、家务打理、体育锻炼等方面,哪怕是仅仅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或鼓励,我都将之视为家长表扬,每天登记在黑板的最上方,然后通过班级表扬加分的方式进行肯定。班上小沈同学的作业速度很慢,家长问能否让老师想办法帮助一下,我就提出了每日登记作业完成时间,还提倡全班都进行这项时间记录,也方便班主任协调各科作业的布置总量。适当鼓励那些作业偏慢的同学,只要他们当日的作业完成时间在几点之前,就视为一次家长表扬,予以上榜加分,从而增加每月末的班级抽奖机会。

202、此外,原本有些不大愿意通过校讯通给我发短信、打电话的家长,也会通过家校本给我留言,与我分享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近况,或者就孩子的在校学习提出咨询,小小一本家校本,俨然成为了电子校讯通的延伸部分,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但也非常美好。

203、我特别喜欢陶老师在案例末尾进行的小结,虽然我们学校并不固定就校讯通的发放频率进行考评,但是我真的非常希望校讯通平台是一个有真实温度的家校沟通平台。除了学习和成绩,校讯通真的可以发放很多很多有用的信息:班上小雨参加了杭州市模范小市民的评比,校讯通可以为她向全体家长拉拉票,至少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增加小雨的知名度,并将模范推广;第二天有强冷空气,给家长及时天气预警,提醒给孩子添置衣物,不仅是对孩子身心的一种呵护,也是跟家长拉近彼此关系的一个契机,真要是不幸在沟通时遇到麻烦,家长也会因此对老师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班上有拖延症的同学不少,如何有效治疗拖延症,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习惯之类的小短文就是很好的心灵鸡汤,不但暖胃,更暖心。

204、校讯通,作为现今家校沟通的主要媒介之一,便捷性和高效性是毋庸置疑的,小处自不多说,往大了说,一条校讯通就等同于一次微家访。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并非每次“家访”都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些时候,对于部分同学的“家访”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让校讯通蒙受“不白之冤”,结合自身使用校讯通的一些实践,我总结了三条校讯通的使用忌讳,希望能对大家使用校讯通有所借鉴。

205、一忌频繁低效

206、开学第一周,学校工作很多,各种作业及活动总结需要分门别类上交,上交暑期精彩照片的、暑期小报的、部分同学的暑期实践总结的,加上自己还额外了多条班级博客的更新信息,不记得我一天给家长发了多少条校讯通,反正收到小张家长的短信回复的时候我愣住了:什么呀?这么乱?

207、一个“乱”字,是一位家长对于我本次的评价,还有多少家长心里也这样在想却没有说出来,我不得而知。忽然感到很委屈,明明自己是那样的尽心竭力,却得到了家长这样的评判。可是再一想,自己真的全力以赴了吗?是否每一条校讯通都是必须的?是否每一条校讯通文字都是精炼过的?是否每一条校讯通都是给了合适的家长?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然我就不会受到小张家长的“乱”字评价了。

208、先通过私人发信向小张家长表示了歉意,然后仔细梳理了今天发送的九条校讯通总计十一条短信(其中有两条校讯通因为字数超标而变成了两条),需要发送给全班同学的其实只有四条,并且有两条其实可以合二为一,另外的五条有的只需要在QQ群里公布一下即可,因为会去关注班级博客更新的家长一般都是群里的热心家长,还有几条只是少部分家长需要关注,我应该选择部分发送而不是全班发送。

209、将心比心,自己收到大量垃圾短信而我又正在忙碌的时候,我的心情也会变得很糟糕。绝大多数家长并非全职家长,他们也有他们需要为之忙碌的事业,因此,我们教师发送校讯通必须注意控制频率,尽量精炼,减少无关紧要的信息,让家长扫一眼就知道本条校讯通需要告知或分享什么内容。

210、二忌千人一面

211、正如第一忌中所说的那样,不是所有家长都适合收到所有校讯通,就一次考试分析而言,总不可能只发一个平均分一个最高分了事,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和建议,对进步和退步的同学评价尤其不能同一而论。再往细了分,即便是两个相同考分的学生家长,也可能需要两条截然不同的校讯通总结:有的家长对孩子相对严格,教师的措辞就需要相对委婉,甚至需要辅以孩子平时较好的行为表现进行铺垫;而有的家长对孩子相对宽容,需要教师提醒对孩子要求更严格些,进而提出美好的期盼。

212、三忌告状批评

213、家长对孩子的评语简短篇10

214、评价的时机

215、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 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这对美丽的翅膀,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振翅而飞,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16、扬长避短,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由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中,唱游表演,乐曲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而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217、暗示纠错,不放提示评价的时机。对于一些不守纪律,爱捣蛋的学生,也及时地用老师的目光注视他,或轻轻摇摇头暗示他纠错,这种评价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让他明白他做的不对,促进他改正。 评价的语言――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语言来激励的。

218、评价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十分重要

219、赋予语言具体内容,提高孩子学习情绪。不断重复简单的“很好!”“对了!”“正确!”等评价,聪明的孩子会认为这是一种敷衍。而将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你们的声音太动听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比我要棒!”……让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让评价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努力。

220、巧妙利用“悄悄话”,给孩子一支强心针。音乐课堂中,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时,我们的评价更要注意用亲切和善的态度,委婉动听的语言。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一年级有人胆子很小的女孩子,老担心自己做不好被老师批评,以至于表演唱歌时不能有响亮的歌声,但是她的音色非常好听,节奏感也很强。因此,在不断给她鼓励之后,我用亲切的评价跟她进行了一次“心”的交流:我附在她的耳边悄悄地告诉她“其实你唱得好极了,声音特别甜美,老师很喜欢听你唱歌。你能不能让我听得更清楚些,让所有小朋友都像老师一样喜欢你?”我看到她眼睛一亮,从那时起,她的胆子慢慢变大了,现在已经敢于独自一个为全班同学表演,而且非常出色。

221、多多采用体态语言,给孩子无声的评价。教师通过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如教师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表达对他精彩表现的赞赏。这些都会给孩子们以深刻的影响!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小动作时,教师可以不动声色,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朝他轻轻所一个“嘘”的动作,不伤害学生,又会及时给予学生提醒。

222、婉转评价语言,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不自觉,经常会给你制造一些小麻烦。语言的评价应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学生进行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去理解孩子,让自己评价的语言更丰富,更有色彩,力求做到:“准确得体,亲切丰富,婉转巧妙,独特创新。”成为我们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

223、评价的形式

224、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他不是要完成的某种任务,而是一种 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一切评价都应当以学生的良好发展为定向,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探索学习。音乐评价中的方式方法,如同蝴蝶那美丽的舞姿,怎样的方法就舞出怎样动人的舞蹈。 过程性评价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多元化,整体性,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想像思维和审美的情趣等非智力因素。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智力和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能自觉的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因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教学优化的一个保证。

本文地址: hTTp://wwW.Ti29.CoM/zhiwu/6474.html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简短激励上进正能量句子〖激励上进正能量句子〗
    下一篇:孩子成长寄语唯美八字愿快乐伴随着〖孩子成长寄语唯美八字〗
    

    Copyright © 2021-2023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