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短句

诗情画意的诗句十篇〖诗情画意的诗句〗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20日

诗情画意的诗句

1、菊花开了。

2、秋天到了,一朵朵菊花开满了整个花园,它们纷纷张开双臂拥抱太阳。

3、黄叶飘落。

4、一阵微风吹来,风儿拂过树梢,满树的黄叶纷纷飘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它们睁开双眼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姐妹。

5、这场秋雨终于来了,小雨点们也欢欢喜喜地跳到树叶上荡秋千,又蹦到屋顶上,“吱溜”一声往下滑,挂在屋檐上陪着我们一起上课。

6、秋天郊外的山坡上,遍地都开满了小小的、黄黄的野菊花。它们个头虽小,却站得笔直笔直的,仰着头面对着太阳。低头轻轻闻一闻,一股大自然的清香扑鼻而来。

7、秋天来了,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金装。秋风伯伯忙着召集树叶们开舞蹈大会,有的扮成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扮成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迈着轻盈的脚步旋转着。

8、哗哗哗,大雨下起来来。沙沙沙,嗒嗒嗒,是小雨点在弹奏美妙的乐曲,还是在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

9、改1:满树的黄叶飘落,它们有的在跳拉丁舞,还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模仿着飞天的舞姿呢!

10、改2:是谁最先带来秋爷爷亲切的问候?又是谁给大地换上一套金黄色的‘秋装’?哦,是那纷纷飘落的黄叶。

11、诗情画意的诗句篇2

12、你始终把脆弱藏在心里,而我知道,其实你也是个需要被人疼爱的小孩。

13、遇到的人成千上万,但最后只剩你,与我相伴。爱,不只是偶然。

14、你会想念我吗?在午夜梦回时,天光破晓时,夕阳西下时。

15、丧够了吗?丧够了就得努力了。他现在过得很好,你得活得比他更好。

16、不要管他人口中流言蜚语的中伤,我会用我的拥抱给你一座城堡。

17、我在开心时想你,难过时想你,忧愁时想你,无时无刻不在想你。

18、你朴重朴重,坦荡真诚,心净如水,志洁如冰。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一颗尊贵的心。

19、每次和你在一起,我都希望时间停下来,能够和你永恒在一起,和你在一起,总感觉时间过得好快。

20、诗情画意的诗句篇3

21、同志说过:“无论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匪浅。”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能的。”古诗文是千锤百炼的美文,流传两千多年不衰足于说明它有很强的生命力。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如何让学生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滋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呢?

22、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古诗字数很少,但是学生常常在默写中会写上句写不出下句,写了下句又想不起上句,错别字也较多。在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是:在理解诗意基础上结合绘画的手段,可以快速背诵并且记忆持久。

23、首先,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和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以教学《山居秋暝》为例,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伴随着古筝的清幽旋律和投影相关图片,教师抑扬顿挫地范读,把学生带入了清幽、静谧、清爽、湿润的一座山林之中。而古诗的大意则以故事形式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中所描写的内容,让学生此时只是远远地在“听”景、“看”景,在“入境”之前做好了这些准备,学生对诗进一步的理解就有了大致的审美方向,也有了对诗歌意境的联想和无限期待。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

24、其次,在对古诗“入境”之后,快速背诵。诗歌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画,使教学直观性和抽象性相辅相成,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从而深刻地理解诗歌,对诗歌记忆深刻久远。在课堂上出示诗意的画面,就为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提供场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丽的画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一切美的形象,最容易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形象思维常与美的情感相贯通,在教学中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可以画图辅助教学。用简单的几笔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直观、形象、美丽。古诗教学尤为精妙,每一首诗的意境都是美丽动人的画面,不管语言表达得如何生动,但总是比不上图画那样直观、形象,主要是因为图画本身独特的功能。它可以弥补口头表达的不可见性,使未见事物呈现,让抽象事物直观,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将教材内容形成鲜明的表象和观念。

25、在给诗作画的方法中,我给学生的建议是:不要求精美,不花过多时间,关键要把诗中呈现的景、情以自己最直接、最快想到的事物画出来,一般每句抓住一个关键事物画即可,不需要字字顾及。对某些表达情感的诗句要是无法用画的时候,可以用诗句中关键词语直接标注,以达到记忆的效果。以《过故人庄》为例。

2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28、第一、 ○二句,可以画一只鸡(只要学生知道自己画的是鸡即可)和一个房子(可以在“田”字上加个三角形代表),这样可以让学生迅速记住“鸡黍”和“田家”。通常一首诗的第一个词是最容易记住的,所以一般不用画。第三、 ○四句可以画树和山,因为在第一、 ○二句读完后,学生往往会断点,下句是什么呢?总想不起,所以把句首事物画出,学生印象比较深刻。后面四句看起来好像不好画,第五句在房子前面画个大大的地坪,可以写上“场圃”,第六句画手拿酒杯。第七句在山顶画太阳,最后一句在房子旁边画。画完后照着画面朗读背诵,学生能很快背诵并记忆深刻,很少再会出现默写不出的情况,因为这幅画一直刻在学生脑海中。学生在做题时,一时想不起,想想当时画的画儿,也会记起。在十多年的教学中,我作了调查,我班的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古诗,比同类其他班的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默写能力要强很多。

29、诗情画意的诗句篇4

30、关键词:审美教育 小学古诗教学 运用

31、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第四学段中“阅读”部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32、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谈一下拙见,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33、读诗作画,在线古诗的画面美

34、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声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的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

35、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有机的结合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36、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作画,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小儿垂钓》的教学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就活起来了。

37、师生共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我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地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我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 ○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我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38、学生自画。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向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路转峰回,云缠雾绕。”接着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39、披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

40、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陆游经历过长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李白经历十五年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自由,怀着喜悦的心情,从而写下了《早发白帝城》。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在教学中,我常常这样做:

41、由景引情。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句句写景,句句含情。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42、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我在教古诗,常常用歌曲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咏柳》时,我先播放一段乐曲――《春芽》。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向上的情绪油然而生。这时在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43、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44、诗情画意的诗句篇5

45、课件出示《渔歌子》前两句诗:

4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7、师: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两句诗。(生自由读)

48、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两句诗。(生读)

49、师:读得字正腔圆,特别是生字“鳜”都读对了。

50、师:(出示课件)请大家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51、生:看到了西塞山、桃花、江水、白鹭。

52、生:还看到了鳜鱼。

53、师:你怎么知道这山是西塞山,这鱼是鳜鱼?

54、生:因为诗句是这么写的。

55、师:真聪明,能根据诗句来判断。

56、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画面,这西塞山、桃花、江水、白鹭、鳜鱼又是什么样的?

57、生:西塞山很高,桃花是粉红色的,鳜鱼肥得很。

58、生:水面很广,白鹭在飞,还有一个渔人在钓鱼。

59、师:眼睛真尖,全都看清楚了。

60、师:那,这是一幅怎样的画?

61、生:一幅美丽的画面。

62、生:一幅春天花开时节的画面。

63、生:这是可爱的画面。

64、师:(播放音乐)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生朗读诗句)

65、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两句诗,用笔画出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物,再轻轻地读读这些“景物”。(生自由读诗,并画出景物。)

66、师:如果请你给这些景物画上色彩,你会用上哪些色彩?

67、生:白色的鹭,桃花是粉红色的,还有鳜鱼是黄色的。

68、生:因为是春天,山应该是青色的,青山绿水嘛!

69、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

70、生:色彩鲜艳的画,生机勃勃的画。

71、师:(出示范例:鳜鱼肥)看谁能像教师这样选择一样景物,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形态的词语。

72、生:桃花俏。

73、生:白鹭飞。

74、生:鳜鱼游。

75、生:鳜鱼跃。

76、生:西塞山高。

77、生:桃花笑。

78、生:流水唱。

79、师:真棒,你把流水的心情都说出来了。

80、师:(出示范例:白鹭自由自在地飞。)看谁能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让桃花、流水、鳜鱼更有情趣。

81、出示填空:桃花____________地开,流水____________地唱,鳜鱼____________地游。

82、生:桃花尽情地开。

83、生:流水欢快地唱,鳜鱼无忧无虑地游。

84、生:桃花无拘无束地开。

85、师:你们把流水、桃花、鳜鱼的心情都给说出来了。

86、生:流水哗哗地流,鳜鱼摇头摆尾地游。

87、师: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

88、生:这是一幅自由自在、悠闲快乐的画。

89、生:这是一幅令人神往、自由快乐的画。

90、师:(播放音乐)请你走进这幅画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91、生:我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听到了鳜鱼的戏水声,听到白鹭欢叫声。

92、生:我看到了小桥流水,白鹭翻飞,鳜鱼戏水,粉红的桃花开满两岸。

93、师:好一个江南水乡!

94、生:我听到了白鹭欢快婉转的叫声,哗哗的流水声;还看到花红两岸,香飘四野的桃花,真是心旷神怡呀!

95、师:好一个悠闲自乐!这正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师生齐读,反复诵读,接着师用生动、激情的语言描述画面。)

96、两个教学课例,从课堂教学效果看,第二位教师的课堂效果更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达积极,学生的联想、想象力丰富。相比之下,第一位教师教学的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两位教师都在引导学生获取意象――西塞山前春景图,但教法不同:前者直接呈现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获取意象;后者主要借助联想、想象来获取个性化的意象。目标一样,效果不同,是看画得意象好,还是想象构造意象好呢?从课堂上看,显然是后者,原因何在呢?

97、首先,想象体验比理性认知更适合古诗词教学。

98、古诗词是诗人感性化的表达,片段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事物特点,这是理性化的认知事物。而古诗词教学目标是在获取意象的基础上,感知意境,体味作者情思,它是一种感性化的体悟,主要依靠直觉思维。通过观察认识了西塞山的高、桃花的色彩、江面的广阔、鳜鱼的肥美,这是认知了事物的外形,这与要感悟充满诗情的意象相距甚远。片段二,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唤醒了学生沉睡的表象,让学生内在的视象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相互联通了,并积极地构造诗词里的新境象,这是想象性体验。学生体验加深了,所获取的意象才会愈加鲜活生动,教师辅以音乐渲染、动情描述,学生在想象体验中,情感体验更加深入。于是,当意象了然于学生心中,激情也就自然溢满于胸中了。

99、其次,想象比举象更能调动学生的感受力。

100、获取意象的方式是多样的。第一位教师采取提供画面的方式,让学生具体感受一种形象,又被称为举象,这种方法可以很直观地让学生得到意象,这种意象是看来的,不是想象出来的。第二位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诗,画色彩,仿例填写形态的词,填写描写情态的词,引导学生在心中作画,“画”出色彩,“画”出状态,“画”出情态,形成了意象的叠加,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将诗句转换成了画面,形成了诗画一体的视界,此时,学生获取的是动态化、立体感的意象。对于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量的词语积累,诗中的画,给他们提供了想象空间,激活了他们的想象力,也为他们感受诗句提供了契机,想象让语言感受力得到训练。

101、再者,复活比复现更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102、诗情画意的诗句篇6

103、《暮江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6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个首,它是唐朝诗人杜甫的名篇,诗人构思巧妙,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图画。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美景、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受到审美的熏陶。

104、说教学目标

105、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06、学会本课的二个生字,理解“铺、瑟瑟、可怜”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10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108、过程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想像、体验,对诗中的字词讨论、探究,体验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美丽的画面。

109、情感目标: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110、说教学重难点

11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12、教学难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113、说教法与学法

114、根据课标精神,结合诗歌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游戏导入法、想像体验法、品读赏析法、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想像、体验、讨论比较、共同探究、在情境中诵读的学习方法中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115、说教学过程 (这首诗我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16、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117、首先,我用激情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诗句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一句,你们说出下句,好吗?”

118、接着,我出题,学生答。然后我引出白居易的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学生说也下一句之后,我接着追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119、待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说明:“对!是白居易!他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从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120、然后我板书,并解诗题,让学生齐读一遍课题。

121、设计意图: 这样用游戏导入,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2、初读诗,整体感知诗句画面。

123、第一步,我先让学生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

124、第二步,我提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预计学生都能找到答案。

125、设计意图: 让学生找出诗句中所写的时间、地点、景物,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去感受诗的画面。

126、听诗,想像画面,进一步感受诗句。

127、我用MP3播放《暮江吟》的配乐朗诵。然后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首诗。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预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文注释可以听懂诗句的意思,纷纷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我再给予点播。

128、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从配乐朗诵中感到诗歌的音乐美,发现想像力,把文字转化成画面,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129、品读诗,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130、我先给学生讲解一下诗人写作这首诗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想要亲身去领略当时诗人所看到的美景的学习兴趣。然后对学生说:“诗分两个时间段,傍晚和夜晚,那么我们也按两个时间段来学习品味这首诗。”

131、学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32、首先,我让学生朗读诗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33、其次,提问学生“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134、然后,将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比如“为什么用‘一道’?”“为什么用‘铺’”“瑟瑟是什么意思?”“‘铺’和‘照、洒、射’等字有什么不同?”等等在班上共同讨论比较探究,形成一定的共识,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135、最后,我小结: 诗人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于历经了九百多年,我们还能感受到它的美妙。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丽画面,美美地吟诵吧待学生美美地读完后!

136、拓展:,我顺势问学生“古诗中还有很多吟诵夕阳的诗句,有谁知道?”学生说完后,我将自己积累到的诗句与学生分享,如:

137、----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38、----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39、----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0、----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141、学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42、首先,我是这样过渡的“诗人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分愉快,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143、其次,待学生说完后,我给予适度表扬并补充说明“可怜”“真珠”的古今异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144、最后,提问学生”夜晚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145、总结:傍晚的江边夕阳如火,夜晚的江边新月当空,景色多美啊!诗人的心情非常愉快,即使是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内心也充满了跟诗人同样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来诵读一下整首诗吧!

146、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我想让学生通过读诗、说诗、共同讨论,比较探究,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和抒发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品诗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147、我主要采用线条和简洁的文字组成板书,将诗句中的主要是景物列出,突出两个比喻,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板书如下:

148、傍晚: 瑟瑟 红

149、比喻 共同特征

150、诗情画意的诗句篇7

151、明诗意,练诵读

152、要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欣赏到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就必须让他们反复地读,在熟读中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涵,即字词的意思,这是感受、体会、欣赏古诗的基础。譬如,教学《咏柳》一诗时,我就先让学生反复读全诗,通过多种形式读,至少要学生读五遍,然后再找出学生不理解的字词作为重点理解。在理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句时,我引导学生弄清:“碧玉”指绿色的玉,“妆成”是打扮。“一树高”的词序对小学生而言很难理解,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诗人想说这是一颗什么样的树呢?”有的学生马上答道:“这是一颗高高的树”。我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把“一树高”几个字的次序调换为“一高树”,这样整个句子可解释为:“像是用绿色的玉打扮成的一棵高高的柳树。”在理解了词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诗的大意。这一过程是把简洁凝练的诗的语言转换成详尽明了的一般语言的过程。古诗教学尤其应讲究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进一步感悟、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例如,指导学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我让学生把全句诗分为三个节拍,即“飞流/直下/三千尺”和三个音部。同时,引导学生读“飞”时声音要高昂,以体现瀑布的凌空气势和飘逸的情态;读“直下”时快读,体现由高到低的坠落感;而读“三千尺”时则放慢节奏,以体会落差之大。有声有色的诵读,可使小学生获得形象鲜明的感受。再如指导读《咏柳》一诗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时,第一句虽然没有问号,但是个自问句,第二句是个答句。这一问一答,非常绝妙,所以再让读第一句时,学生要读出自问的语气,突出了“谁”字的读音,第二句读出了巧妙的回答的语气。这样,学生在读的时候就能体会出作者独特的想象。

153、想画面,赏意境

154、想象画面赏意境

155、如在教学“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时,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瀑布急速下来时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再想象瀑布从三千尺的高度直泻而下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从而体会“飞流”“直下”的磅礴气势。

156、配画想象意境

157、教学古诗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欣赏古诗的意境美,我采用了给古诗配简笔画的方法。例如,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一课时,我给“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两句诗配了画;后两句诗的意思也包含在了这两句诗之中。在教学《咏柳》一诗时,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配了画,等等。通过给古诗配简笔画的方法,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丰富的想象中感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美。

158、想象漫画赏意境

159、在学生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了诗的意思,体会、感悟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欣赏了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美之后,我再让学生观看与庐山瀑布有关的图像,创设一种假想旅游的情境,让学生有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的感觉。这一情境的创设把美的图像、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和谐地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此时,我趁机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以进一步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60、诗情画意的诗句篇8

161、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与积累。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他们记住的东西往往一辈子难以忘却,好像用凿子刻进石头一样,记忆极为牢固。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古诗词教学中努力探索学生欢迎的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诵读,来学习古诗词。这种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既不增加学生负担,也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又能让学生乐意熟记每首古诗词,使学生得轻松,记得牢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2、见缝插针,熟读成诵

163、在语文课上,利用预备铃后的两分钟,让学生或听或读,逐步熟悉诗词,以致能背。一般第一次听朗读录音,以确准字的读音,之后在教师或科代表带领下让学生朗读。朗读开始了,有的学生刚进教室,或还要做课前准备还而跟不上马集体朗读,这也无妨,通过听别人读同样可以达到熟悉诗词的目的。这样每单元两首诗用不着两周时间也就会背了。既不费课堂整块教学时间,也不加重学生负担,达到了背诵的目的,而学生没有了死记硬背的苦恼。

164、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做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船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在学生背熟了课文中的优秀诗歌,尤其是《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外阅读词,中学几年就能背一百多首了。实践证明,见缝穿针,日积月累,学生乐意学,古诗词教学效果也好。

165、激发兴趣,理解名句

166、在初步背诵的基础上,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首诗词的名句内容,让学生理解并说出诗句。例如,教师描述:在我国辽阔苍茫的草原上,风吹过去,茂密牧草纷纷低下了头,使众多的牛羊显露了出来。诗歌背得熟练的同学马上能够说出:“风吹草地见牛羊”,然后让学生背整首诗。再好教师启发:树上的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身在闹市区,你会注意它吗?可在考场上同样写字时发出的沙沙声或笔掉到地上的细小的声音,你都会听得很清晰,这是为什么?谁的诗句也描述了这样的背景?学生们便会联想到南梁王籍的《入耶若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句子。

167、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百花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都可以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境让学生说出诗句来。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如身临其境,读诗之乐,读诗之美也就在其中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样的诗句,同学之间互相描述。有的名句,也可以通过告诉学生诗句所表现的内涵,来让学生说出诗句。如唐朝的刘禹锡有一联诗,形象生动地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曹操抒发自己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情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的词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等。

168、另外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汉青”、“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都有深刻的含义,都可让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在含义来复习巩固。这样不仅记熟了名句,也理解了诗中所包含的意义。有的还可以由教师直接说出诗题、作者,让学生说出名句,并说明为什么这是名句,这样也培养了学生找名句的能力。

169、展开想象,据诗作画

170、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要求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出画面,然后用图画来表达诗意。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画意很清楚,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据此作画,看谁对诗句理解得最正确。绝大多数同学想尝试一下,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动脑动手,没几天,不少同学把画作交了上来。虽然有的同学画画的动夫不够,或太阳、孤舟的位置把握不好,但不乏画得好的作品。好的作品在教室里展出,有典型错误的画亻也贴出来让同学评议,找出错误所在。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牢记了诗句,还提高了分析能力,更激起了学生理解古诗的积极性。后来有几个对画画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另找诗句作画。如据扬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作画,也有根据张志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作画的。学生将桃花流水,鹭鸟纷飞,渔翁垂钩的图画画得活灵活现,以致美术老师也大加赞赏。

171、利用活动课,开展诵读比赛

172、诗情画意的诗句篇9

173、我在古诗教学中,积极引导小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让小学生借助图画学习诗歌,启发他们的想象学习诗歌,体味诗歌的情感学习诗歌,让古诗滋养小学生的生命。

174、诗画 意境 想象 情感 滋养

175、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节奏明快,语言精炼,意境悠远,内涵丰富,每一首都晓畅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起来曼妙无比。因此,我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感受诗意的美好,浸染学生的心灵。

176、诗画结合,别有洞天

177、我们知道,苏轼的诗,诗中有画;苏轼的画,画中有诗。其实,不独苏轼,很多诗人都是如此,不过苏轼更具有代表性罢了。仅仅通过语言来分析古诗,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是不完美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展开教学,师生一起动手,结合文本的图画,让小学生画简笔画,不求形似,唯求神似。

178、教师示范画。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用简笔画的形式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美,增进对古诗的认识。如在学习孟浩然《春晓》一诗时,我将一幅晨起鸟鸣图,用简笔画描摹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我重点勾画了叽叽喳喳的小鸟和一地零落的花瓣,将诗与画巧妙结合,一个雨后清晨,鸟鸣花谢的场面展现在孩子面前。借助图画,孩子们对诗歌理解得深刻,记得又快又好。

179、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画。多媒体构图饱满,有声有色,操作便捷,可以把诗画更完美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图画美。如学习杨万里的《小池》,诗句蕴含丰富,泉眼流水不止,但是默不作声,是因为舍不得泉水流去;树荫倒映水中,是因为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这种意境,令人心生遐思。我在教学中,在银幕上展示了一幅幅画面:泉水流淌,树荫倒映,荷叶尖尖,蜻蜓站立,多么秀美的图画呀!一片生机盎然,令人流连忘返。美好的画面,紧紧地抓住了小学生的心。

180、学生自己画。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把握古诗的大意之后,借助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画出来。 小学生可以模仿老师的绘画方法,结合多媒体的演示,然后自己去描画,不求多么精美,只求传情达意。比如,学习杜牧的《山行》,我让学生试着去画,这首诗更富有诗情画意,更像一幅山水画卷:寒山矗立,石径弯弯,白云袅袅,草舍点点,漫山遍野,红叶似火,比二月里开得的花还要红。这样的画,小学生画起来更简单,更容易画得接近诗意。

181、启发想象,感悟意境

182、古诗意境优美,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把握诗句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诗人为我们营造的那个情景合一、诗画俱佳的文学意境。

183、在古诗中,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生情。诗人晨起,静听鸟啼,回忆昨夜风雨,猜想落花多少,可谓感慨良多!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感悟诗人的思绪:“春眠不觉晓”,夜好短呀!作者睡得好香,还没睡够呢?“处处闻啼鸟”,到处都是鸟啼,好欣喜呀!“夜来风雨声”,夜雨声声,我好担心!“花落知多少”,定有满地落花,好遗憾呀!学生入情入境,自然而然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184、我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我教古诗,尤其重视诵读。开始让学生个别读、齐声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然后让学生去理解去诵读,读出情感;学完全诗后让学生仔细品味,激情诵读,直至背诵。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我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进入初春的意境,感受到绿柳的婀娜多姿,春风的轻柔美妙,读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们不是在简简单单的诵读,而是神游在时空的隧道里,与古人交流,与古景交汇,他们乐此不疲。

185、体会古诗,感受情感

186、古人讲,诗言志。这里所谓的“志”,就是抒发人的情感,表露人的思想。因此,我们要透过古诗的每一个词句,从字里行间体会古诗的内涵,把握古诗的情感美。

187、从题材展开。古人喜欢游山乐水,歌咏山水的诗作很多,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庐山上紫烟升腾,意象朦胧,瀑布高挂,气势非凡。飞流直下,似银河垂落,想象大胆神奇。作者豪气冲天,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再有,李白的《望天门山》,描写青山碧水,白帆红日,虚实相生,动静交 映,同样抒写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的乐观豁达。古人喜欢农村生活,喜欢那份忙碌。比如,宋人翁卷的《乡村四月》,满眼都是绿的山和白的水,杜鹃声声,烟雨蒙蒙,农村里没有闲人的,才结束了蚕事又开始插秧了,生活好充实呀!诗句里流露着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还有对旖旎风光的赞美。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188、从作者展开。每位诗人除了生活经历不一样,还有不同的社会经历,或高歌猛进,或急流勇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时代是休戚相关的。因此,我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很重视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比如,明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可见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石灰的前世就历经磨难。“烈火焚烧若等闲”,表面上描写烧炼石灰的情景,石灰石不惧焚烧,而实际上是写志士仁人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等闲视之。“粉身碎骨全不怕”,石灰石哪怕化为齑粉,一点都不害怕,这不正是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表现么?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胸臆,至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学习这首诗,我着重为学生介绍了作者于谦,他为官清廉,秉公执法,曾冤案,救济灾民,深受老百姓爱戴。瓦剌入侵之时,明英宗被俘。于谦勇于担当,提议立景帝,并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磨难。但英宗复位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肱骨之臣。这首《石灰吟》,就是于谦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189、小学生学习诗歌,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古诗的对话。我们要引导学生跟着诗人的感觉走,把握古诗的律动与灵魂,让这古典文学的精华,流淌于他们的血液之中,滋养生命,相伴永远。

190、诗情画意的诗句篇10

191、关键词:以身作则锦上添花情感渲染扩展延伸

192、古代诗词,以它优美和谐的韵律、丰富深邃的思想、形式多样的种类影响和浸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我国是一个有着高度诗教传统的国家,让诗词走进孩子心里,让诗词浸泽孩子的心智,陶冶孩子的性情,激励孩子的人生,让诗词化为一种民族的热血涌流于孩子的脉管中,这是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

193、如何让诗词真正走进孩子心中?我认为,教师的引导、示范、影响非常重要。怎样让诗词植根在孩子们心中,让诗词成为他们的心灵沃土,成为他们的情感家园,我是这样尝试的:

194、学习上的以身作则

195、言传不如身教,要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让孩子对诗词产生浓郁的兴趣,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如果老师时刻都有“诗教育人”的意识,重视以身作则的作用,以自己真正的热爱去影响学生,学生就会被你对诗词的挚爱所触动,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效仿你,从而情不自禁地被古诗词所吸引。

196、利用读书课的机会,我有意引导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指导学生之余,我常常跟学生一起读书。因为朗读的内容是自由的,所以我经常会捧着《古诗词名篇》或唐诗宋词类的书籍,或放声吟诵,或掩卷深思,或埋首摘录。学生们看见,纷纷效仿,也拿出古诗读本,有摇头晃脑读得投入者,有手舞足蹈读得忘情者,有两人互背读得火热者,琅琅书声响彻教室,响彻校园。课间,课后,学生也经常可以看见我在改作之余念念唐诗宋词,唱唱古诗歌曲。学生会感兴趣地凑过来,要求我再念一遍或是再唱一遍。于是,这种兴趣就被带到了课堂,带到了课外。

197、课堂上的锦上添花

198、古诗词语言凝练、准确而神形具备,教学诗词,需引导学生多诵读多想像。倘若还能将古诗词教学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学起来兴味盎然,事半功倍。诗词艺术与绘画艺术,音乐艺术总是密切相关。诗中有画,如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致:或大川,或小桥,或白云,或烟雨,或渚清沙白,或孤帆远影,或“大漠穷秋塞草腓”,或“千树万树梨花开”,字字可入画;诗中有歌,或竹喧,或马哮,或雨打芭蕉,或渔舟唱晚,或“大珠小珠落玉盘”,或“未成曲调先有情”,句句皆成歌。在诗词教学中,以画展现诗意,以歌吟唱诗情,让诗、画、曲联袂结亲,通过绘画、谱曲把诗词的内容、情感再现。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我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

199、我还喜欢尝试给古诗谱曲,或找到已有合适的曲谱,把古诗套上去,教给学生唱,虽非专业,却觉其乐无穷。学生普遍反映,唱成歌的诗词记忆深刻,不易遗忘。

200、语言上的情感渲染

201、运用语言,激起孩子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和向往,从而产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渴盼。“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诗歌的超级大国,无论是诗人的数目还是诗篇的总量,都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历代的诗界巨星灿若星河,像我们熟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 …他们以天才的星辉照耀着世界东方的艺术天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身为炎黄子孙的一员,你们难道不对我们如此灿烂的传统文化而倍感自豪吗?”

202、运用语言,让学生领悟每一首诗词美的境界。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彩云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便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利用儿童的联想、想像,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入美的境界。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放射出千万道光芒,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橘黄色、淡紫色… …朵朵彩云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203、课堂外的扩展延伸

本文地址: hTTp://wwW.Ti29.CoM/zhiwu/784.html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比较吸引人的抖音简介文案〖抖音文案〗
    下一篇: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Copyright © 2021-2023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