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短句

描写风景的古诗范例6篇〖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

作者: 提花小将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30日

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

1、在古代文人的文学作品创作中,诗词篇章框架的结构构建相对有例可循,但对细节的语言描写却容易被忽略,细节语言是作品的灵魂,流传千古的佳作都离不开出彩的细节语言描写。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对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这样评价:“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假如它不是为了最完善的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由此可见,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作品的灵魂。文人对细节进行细腻的描写,在文学作品当中所塑造的主题就会更加地饱满,该作品就更能够突出文章反映的主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节描写对整个文章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佳作和文献中,关于体育活动作品的记载异彩纷呈。历记如《东京梦华录》等,反映古人开展各类活动的场景。在诗词鼎盛的唐宋朝代就有大量反映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杜甫《清明》:“十年跳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以及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等。在宋代各种笔记、宋词、散文中有以不同文学手法描写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景。明清小说中也有大量的反映民间活动的内容,如《红楼梦》中对放风筝、象棋、围棋等活动都有描写。《水浒传》中也有记载双陆、毽球、击球等活动场景,如第二十五回表现女子对秋千的喜好“月娘春昼打秋千”,也有对武术与拳击场景的描写,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献资料。从这些文学作品的描写中,我们了解到古人活动的丰富多彩以及各类活动的发展盛况。由此可见,在历代文人的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这类题材的踪迹,以下从细节描写的视角下对我国古代体育文学作品进行分类解读。

2、从宋代诗文中体育场景的文学风采

3、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唐宋诗词一直是被公认的文学代表,象征着我国古代文学的高峰。获此殊荣的原因除了诗词在文学创作上的精湛与成熟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这些作品中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整体盛况,将古人的日常生活描绘得全面而深刻,因而这些作品除了文学价值便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其中,宋代的诗词作品中记载日常活动的文学文献颇多,例如像史书的《宋史・礼志》、《太平御览・艺经》, 以及宋人笔记等文学文献存世至今的颇多。在宋代诗文中,以体育场景活动为创作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通过对这些文献中诗人对这些场景的描写,使得今人不仅领略其文学风采,而且可以对宋代社会的盛景管中窥豹,以下分几个部分试作论述。

4、在宋代,马球这种活动的诗文描写较为多见,是较受欢迎的球类活动之一,通过文人墨客的详细、通真的诗文细节描写,使得今人仍能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激烈与紧张。例如在名篇《汴洒交流赠张仆射》这部作品中,“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 击鼓腾腾树赤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发难得巧意气粗, 欢声四合壮士呼。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这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球场英雄,同时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狂热的竞赛画面。“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为了赢得比赛,选手们在马背上聚精会神、跃跃欲试,场上人员英姿飒爽的人物形象悄然浮现于我们的脑海里。而对于比赛者的球技在这首诗中也有描写:“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纹黄金羁。侧身转臂著马腹,醉雳应手神珠驰。”诗人用极其细腻的文字再现了古人高超的击球技术,随着环环相扣的细节描写为我们打开了一场振奋人心的马球活动场景。此外,蹴鞠在宋代也十分盛行, 在许多宋代文学作品的文献上都有记载,是文人墨客常见的创作题材,在宫廷中就常进行比赛的场景诗词描写,进而有关蹴鞠的古代文献随之产生。例如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说郛》汇集秦汉至宋元名家作品, 汪元程著《献鞠图谱》,这部文学作品曾经被编入其中,后来又被编汇到《古今文献集成・艺术典・蹴鞠部》中去。

5、宋代诗文中描写较多的节令活动是龙舟赛事,如在名篇《竞渡曲》中,作者为我们描写了宋代精彩的龙舟竞渡场景,细节之处展现了宋人习俗与民族精神。诗中云:“蛟龙得雨香银动,嫦嫂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赛翠韩,揭竿命爵分雄雌”,这四句诗文是对龙舟竞渡场面的生动描写,只见河中的龙舟犹如蛟龙般灵活迅猛,龙舟上的选手奋力划桨来揭竿争雌雄,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与龙舟赛事相呼应的是“水秋千”活动,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详细的记载“……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献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事实上,“水秋千”是一种宋代的跳水活动器械,是跳台、跳板的原型。此外,拔河也是一种在宋代流行的节令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祈求丰收的活动,寓意五谷丰登。在佳作《观拔河俗戏》的“预期年岁称,先此乐时和”诗句中记录了这项活动,场景盛大、壮观。这些文献使今人能够领略到宋人在这些活动中对生活所寄予丰收的美好愿望。

6、关于休闲娱乐活动的描写,在宋代诗文篇章中也尤为常见。早在宋代之前就象棋活动已经存在多年,到了宋代是开始规范化的重要时期。宋代文学作品晃补之的《广象戏图》、尹沫撰写的《象棋》、司马光的《七国象棋》等都是针对象棋活动的文学文献。李逸民收集了当时南北宋的棋谱、棋论等内容,编辑而成《忘忧清乐集》,不仅是文学佳作而且对研究宋代历史提供参考。此外,在宋代颇受文人墨客青睐的活动是狩猎,经常外出射猎并挥墨作诗来描述狩猎的场景。在《出猎》中:“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描写了活动队伍的盛大。“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则说明了举行这一活动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为通过这一活动,更好地深入了解百姓生活。在这些文学典籍中,文人墨客对这类场景的细节描写不仅使今人领略其文学风采,而且为我们展开了宋代社会盛景的画卷。

7、此外,宋朝时期的休闲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其中射箭、角抵、舞蹈等活动诗人们也有所着墨,为宋人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文学色彩。在宋代,射箭已发展为一种常见的社会风俗活动,就连宋代一些女子也青睐这一活动。例如在《哀江头》中就描写了宫廷女子射箭的场景,从文中“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冀”使得今人就在脑海里勾勒出这位女子的飒爽英姿。宋代诗词中描写舞蹈活动的佳作比比皆是。到了宋代,舞蹈逐渐演化成一种表演、欣赏的活动,在文人柳永的《柳腰轻》中:“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以及诗人张先的《天仙子》中“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这些佳作篇章都为我们描绘了宋代女子的舞蹈场景,细腻的描写语言使这个作品显得更为生动并充满活力,勾勒出人物曼妙与娇烧身姿。此外,对儿童的活动场景也有描写,儿童的一项颇具娱乐性的节令活动是放纸鸢,这项活动需要奔跑疾走、举释牵引等,大人们在一旁一边观赏一边闲聊。在《观村童戏溪上》中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描写了放纸鸢的场景,诗人针对儿童放纸鸢时极具趣味的细节动作进行描写,这一儿童形象更加饱满,充满童趣。由此可见,宋代流传至今的经典篇章中记录着中国古代活动, 描绘了宋代的民间场景,这些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成为宋代文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8、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状况与风采。在宋代的文学作品中,仅是反映各类活动的场景就数不胜数,其中更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给今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些活动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节令体育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等。我们通过对古代文献中描写体育活动文学的佳作进行研读,不仅有利于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而且还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有利佐证。从这些栩栩如生、行云流水的诗文细节描写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这些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的多姿多彩,而且还从中体会到宋人刚健活跃、洒脱康爽的民族精神。宋代诗词佳作就是珍贵的文学资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宋代。因而,这些宋代文学作品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是宋代盛景与文学风采的辉煌呈现。语

9、司马贞。史记索隐[M]。北京:中华书局,1997:143

10、王鑫。简评宋词中词调与节拍的关系[J]。语文建设,2014(21)。

11、尤表。全唐诗话。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2:207-234。

12、张娜。文学视域下的宋代形象表意文化研究[J]。语文建设,2013(27)。

13、刘秉果。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运动[J]。文史知识,1993(8):29-35。

14、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5:143-146。

15、张福洲。柳永婉约词风的谐婉音律解读[J]。语文建设,2014(30)。

16、描写风景的古诗范文2

17、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8、什么叫人物形象

19、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如自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的“江州司马”,自居易是抒情主人公,琵琶女则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形象。

20、常见题型

21、这首诗塑造了―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2、解题方法

23、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事件。高考诗歌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而这些作者一般都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命题者会在诗歌后面附加注释给我们暗示。因此,题后的注释我们要好好利用。(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所以诗歌中的一个动作、―个神态、 ○一句话语、 ○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个典型的细节往往就是解题的金钥匙。

24、答题步骤

25、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解说。(3)点出形象的意义,即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

26、典例剖析

27、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上,身老沧州。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境湖边的三山。问题:请分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28、答案:(1)诗歌描写了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却被闲置不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抗金老英雄形象。(2)诗中人物年轻时曾经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心系抗金前线,胸怀报国之雄心壮志。(3)诗中通过抒情主人公这一形象的塑造,“诗言志”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但仍然壮志未酬的发自内心的感慨。

29、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30、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

31、什么叫意象   “意”即主观情感,“象”客观物象。意象通常指自然意象,即取白大自然的寄托情思的物象。

3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②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33、答题步骤   ①找出并描摹诗歌意象。②分析或概括景象特点(根据答题需要。有时前两点顺序需颠倒)。③总结意象的意义或作者情感。

34、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铂,卧肴千山急雨来。问题: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5、答案:①这首诗以和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不同的视点和语言,描写了海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③诗中以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和开阔的胸襟。

36、什么叫意境

37、意境是指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由若干个意象构成。

38、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②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39、答题步骤:

40、描绘诗中的图画。展开联想、运用想象,把诗中的图画描绘出来。力争语言优美、突出主要景物。②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两个双音节词一要选取准确。③分析思想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因诗而异,下面的短语可供答题时借鉴。忧国伤时的感慨、建功报国的决心、怀才不遇的苦闷、离愁别恨的思绪、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山河沦丧的痛苦等。

4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题:《山居秋瞑》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2、答案:①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泉水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营造了空山中的秋天恬静优美的景象。②禅意的作者营造幽静沉寂的意境。③反映了诗^对淳朴、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43、鉴赏古代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44、什么叫事物形象

45、事物形象即物象,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对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自己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物象一般包含在咏物诗中,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梅”就是物象。

46、本诗作者常用了托物言志手法,试分析诗人托什么物?言什么志?

47、描写风景的古诗范文3

48、1。水何澹澹,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9、2。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渊明《饮酒》)

50、3。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1、4。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2、5。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3、6。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4、7。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李白《行路难》)

55、8。造化钟神秀,_________。(杜甫《望岳》)

56、9。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7、10。白头搔更短,________。(同上)

58、11。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9、12。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

60、13。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1、14。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同上)

62、15。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3、16。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4、17。 夜来南风起,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65、18。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同上)

66、19。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7、20。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68、21。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9、2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70、23。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李商隐《无题》)

71、24。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72、25。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73、26。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74、27。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75、28。________,亲射虎,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6、29。_____。______,又何妨!(同上)

77、30。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78、31。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同上)

79、32。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80、3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同上)

8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2、35。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83、36。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同上)

84、37。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5、38。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6、39。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同上)

87、40。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88、理解性默写,根据要求用诗文原句或自己的话填空

89、1。《关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90、2。《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91、3。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92、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4、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5、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6、9。《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97、10。《望岳》中表达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98、1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忧国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99、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1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的咏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1、1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创造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描写沙漠风光,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描写饯行场面,帐内帐外互相映衬,表现友情浓烈深挚、心胸豁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送别场面,把离别的惆怅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02、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03、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04、16。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拾麦者因________,______而抱子拾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5、1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6、1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戒备森严,不可侵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用烘托手法描写将士们黄昏练兵,威武雄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描写深夜奇袭敌人的悲壮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达自己维护中央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07、19。杜牧在《赤壁》中借题兴叹,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8、20。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109、2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娱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110、22。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111、2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外秋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思乡和建功的矛盾心理,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句是____,_____。

112、24。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白描手法直抒亡国哀思的名句是______。

113、2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114、2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115、2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以便御敌立功、报效祖国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6、28。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9。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17、30。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追忆军营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18、3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119、3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3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3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离京却不忘报国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122、开放性默写根据你的积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课内外

123、1。描写春景的。2。描写夏景的。3。描写秋景的。4。描写冬景的。5。咏雪的。6。咏莲的。7。咏菊的。8。描写高山的。9。描写山水的。10。描写花的。11。描写鸟的。12。咏叹花鸟的。13。描写登高远眺的。14。描写洞庭湖的。15。描写长江的。16。涉及黄河的。17。蕴涵深刻哲理的。18。描写征战生活的。19。描写战地红旗的。20。描写农耕生活的。21。描写农村淳朴好客风尚的。22。直接描写真挚友情的。23。直接抒发豪情壮志的。24。情景交融抒发惜别深情的。25。抒发爱国情怀的。26。抒发理想抱负的。27。托月抒怀的。28。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29。抒发忧国思乡情怀的。30。咏叹历史兴亡的。31。以古人自喻的。32。巧用历史典故的。33。抒发思亲情怀的。34。描写大海景象的。35。描写塞外风光的。

124、语言的运用与化用运用出自课文的成语、格言、名句或者对其加以点化,自选话题,造句或写话

125、1。辗转反侧:______________

126、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

127、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

128、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

129、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___

130、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

13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___

132、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

133、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

134、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

135、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

136、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

137、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

138、1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

139、1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

140、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___

14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

142、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___

143、1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_________

144、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

145、2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

146、2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

147、2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

148、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

149、25。沙场秋点兵:_____________

150、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

151、2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

152、28。写出出自《〈论语〉十则》的六个成语,并任选三个造句或写话。

153、答: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4、造句或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5、29。写出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任选其中两个,各造一句话。

156、答: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157、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8、30。写出出自《岳阳楼记》的五个成语,并任选两个造句。

159、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0、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31。写出出自《醉翁亭记》的两个成语,解释其现代常用义,并各造一个句子。

16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32。自选话题,用出自《出师表》的下列成语或名句造句或写话。

164、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167、33。出自《鱼我所欲也》的成语是哪一个?对这个成语,我们现在应该怎样理解?请造句。

168、34。出自《曹刿论战》的成语是哪一个?请用它的现代常用义写一句话。

169、描写风景的古诗范文4

170、《古诗词三首》中共有三首诗词,分别是《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71、《宿建德江》是一首思乡之作。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羁旅之思。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

1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诗人在望湖楼所看到的暴雨急来急去的壮观景色。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前两句写了暴风雨急来时的景象,后两句描写了雨后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17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了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174、说教学目标

175、会写“德、鹊、蝉”3个生字。

176、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177、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178、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179、说教法学法

180、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8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最为活跃。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加强诵读、品读从而达到对古诗词的识记。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加强理解,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182、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境入诗境——想象画面解诗意——吟诵诗词品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图文结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诵。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以读为本”的理念,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83、说教学过程

184、谈话导入。

185、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孟浩然的古诗,因此对这位诗人并不陌生。教师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学过的孟诗,从而自然引入新课的学习。

186、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87、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句,画出生字,多读几遍。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诗句,检查生字认读、古诗朗读情况。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识字写字方法,帮助识记、书写。

188、学习《宿建德江》。

189、首先欣赏诗歌的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190、具体解释每个字词的意思,读懂诗句。

191、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92、交流反馈:

193、师: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孤独、凄凉)诗中哪个字最触动你的心?(愁)

19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那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日暮)

195、诗人独自一人夜宿在建德江,他看到了什么?(空旷的原野和江面)如果你是诗人,你这时候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如果这时候有人陪我说说话多好啊)

196、诗人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独自一人,只有天上的月亮相伴,这是何等的苍凉、孤寂,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

197、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198、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99、解题:请学生说说从诗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00、“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会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醉书”意思是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20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句,给古诗划分节奏。

202、想象下雨前的画面,理解“翻墨、未遮山、跳珠、乱入船”的意思,学习前两句诗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

20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三、 ○四句所描绘的画面。

204、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05、解词题。

206、一起读题目《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07、“西江月”是什么?“夜行黄沙道中”又是什么?让学生了解:“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题。

208、注重点词句,解词意。

209、自由朗读,读完之后学生交流有没有不懂的字词。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见”相机理解“茅店、社林、溪桥”,从而感知词句意思。

210、抽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画面,师相机点评并指导朗读。

211、想象画面,景中悟情。

212、联系生活,内化感情。

213、请学生说说从“路转溪桥忽见”中感受到什么?

214、师相机引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面对困难、挫折,不退缩不畏惧,勇往直前,那么,前方将充满光明与希望。

215、课堂总结。

216、这三首古诗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宿建德江》中后两句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空旷辽阔的原野,倒映在清澈江水中的明月,表现出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前两句诗人通过生动描写暴雨来袭时的景象,表达了赏雨的愉悦心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词人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描绘了黄沙道的夜景,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

217、说板书设计

218、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本课的三首古诗,都属于写景抒情之作。因此我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及表现的感情进行板书,提挈古诗内容,便于学生记忆、背诵。

219、六月二十七日

220、吹散——去得快

221、如天——奇(景象)

22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23、景:以动衬静(迷人)

224、描写风景的古诗范文5

225、关键词:洛阳 诗都 文化旅游 中国诗都园

226、近年来,文化旅游持续升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结晶的古典诗词,就是秉承着深远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学界对旅游诗词已开始重视,李扬等(2009)、张捷等(2007)、尹向东(2004)都有所探讨,但针对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古典诗词的应用及旅游产品的设计等研究仍被忽视。洛阳对诗词的研究应用,更多的是文献的整理校注,如:李献奇选注的《洛阳龙门诗选》,陈长安选注的《洛阳名胜诗选》,樵客编著的《洛阳古代山水诗选》等,古诗词文化在洛阳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几乎空白。通过对洛阳诗词资源的优势、现状以及诗都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打造洛阳诗都文化旅游的建设性对策,希望为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谋求新的契机。

227、洛阳打造诗都文化旅游的现状

228、洛阳以“千年”、“牡丹花城”著称,作为十三朝古都,声显于世。历代文人墨客为洛阳留下来的不朽诗篇,也是洛阳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都曾集聚洛阳;左思的杰作《三都赋》使洛阳纸贵;“诗仙”李白赴洛阳与“诗圣”杜甫相会,珠联璧合,成为诗坛史上一段佳话;白居易幽居履道里,刘禹锡闲住铜驼陌,二人在洛中唱和,再续诗坛佳话……这些才华横溢的诗坛巨匠,都是洛阳的骄傲。其中,描写洛阳景观的诗词旅游资源有以下六类:

229、都兴废篇。曹植的五言诗《名都篇》,谱写东汉都城洛阳少年斗鸡走马、射猎游戏、饮宴的生活;宋代司马光有感于洛阳经历的人间沧桑,在《过故洛阳城二首》中发出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的感慨;唐人钱起的《过故洛城》“故城门外春日斜,故城门里无人家。市朝欲认不知处,漠漠野田空草花”描绘了故都洛阳衰败的景象。

230、洛轶事篇。西晋文学家张载《七哀诗二首》,回顾洛阳北邙山汉陵被掘的历史事件,描写汉陵荒败之现状,“昔为万乘君,今为丘中土”,抒发盛衰无常的感伤之情;白居易的《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行到日西”描绘了唐洛阳著名景点魏王堤冬去春来,仍春寒料峭,百花争艳、莺声燕语的春日繁华景象还未出现的画面;唐太宗李世民、宋代张末、明代邱起风曾作诗描写洛水景象。

231、古览胜篇。唐代骆宾王、孟郊、白居易等人描绘了天津桥的美景,如孟郊的《洛桥晚望》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杜甫、白居易、欧阳修、沈应时等人也曾诗写龙门风景,龙门山色被称为龙门八景之首;吕法曾、范廷弼、吕谦恒、张汉等人作诗对关林进行了描绘,明朝范延弼曾写《谒关帝君墓祠》描写关林翠柏的景色“洛阳城外汉侯林,桧老松风带汉阴”。

232、寺院宫观篇。唐代张继、清代释如琇及唐太宗等赋诗白马寺,明代沈应时有诗云:“白马归何处?禅宫尚尔存。栋梁仍夙昔,钟梵送晨昏”。孟浩然、韦应物。蔡襄、刘伦等人描写了香山寺的胜景,韦应物的《游龙门香山泉》抒发了诗人“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的情感。

233、园宅地篇。晋代潘岳、唐人杜牧、元代杨维桢等人曾作诗描绘金谷园,杜牧在《金谷怀古》中,描写金谷园今昔对比,发出了“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的感叹;描写白居易履道里宅园有白居易的《闲居自题》、《池上闲咏》、《舟中夜坐》等;描写邵雍安乐窝有宋代邵雍的《天津幽居》、《闲适吟》,司马光的《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等。

234、牡丹篇。“洛阳牡丹甲天下”,唐代刘禹锡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发出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由衷赞美。徐凝的《牡丹》诗:“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盛唐诗人李正封描写牡丹“国色朝酣洒,天香夜染色。”白居易诗“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将洛阳城花如海、人如潮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235、洛阳诗都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236、归属模糊,重视不足。近年来,旅游界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研究,但是与当地文脉紧密联系的古诗词并没有被包含在非物质文化类型中。非景观文化资源(如古诗词文化等)由于归属模糊反而有更加被忽视的倾向(张捷等,2007)。这种情况也直接导致诗词文化旅游被忽视。另外,洛阳市委、市政府没有将诗词文化旅游列入洛阳市旅游规划中,没有将诗都文化旅游提到战略的高度,忽视了洛阳有“中国诗都”这张素雅的名片。

237、昔日诗都气象难寻。中国诗词在唐宋时期,经历了发展的最高峰,之后便一步步走向衰落。洛阳的诗词文化也未能摆脱衰落的命运,新一代的年轻人对古诗词的欣赏创作缺乏兴趣,今人学诗词、诵诗词、作诗词的氛围不浓厚。诗词文化未能得到普及,昔日诗都气象难寻。

238、诗词景观有待修复。部分诗词景观被湮没。昔日刘希夷称赞道“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雍陶则感叹“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许多诗人游览洛滨,漫步天津桥,写下了颇多赞美诗篇。如今,繁华美丽的天津桥消失了,留下的只是清波荡漾的洛河水面。不见昔日古人吟咏的天津桥美景,确实是不小的遗憾。同时一些诗词景点故址存在争议。洛阳金谷园内,昔日“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石崇与当时名士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在此结成诗社,称“金谷二十四友”。但如今对金谷园的位置所在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金谷园景观的复原保护。

239、诗都品牌宣传欠缺。洛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诗词资源优势,却因宣传力度欠缺,影响力不够,导致洛阳诗都品牌至今尚未打响,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再加上扬州、西安等地争先抢占“全国诗词之市”、“诗词之乡”等称号,这在客观上对洛阳诗都品牌的打造和宣传构成一定威胁,影响洛阳诗词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40、诗词景点开发不当。盲目开发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景点产生一定的破坏。如20世纪90年代,洛阳市曾投资修建过白居易纪念馆,并已经将地基打好,但由于当时开发项目多、政策顾及不到、资金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中途停建,被撂荒了十多年,境况惨淡。

241、诗词旅游缺乏创新。洛阳的诗词旅游没有跟上创新的步伐,以白园、香山寺为代表的诗词景观仍以传统的观赏游览方式为主,通过文化性游览,游客仅了解了诗人的生平事迹、学术作品等知识,参与性、体验性不强,没有将娱乐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缺乏旅游乐趣。

242、洛阳打造诗都文化旅游的对策

243、重视诗词文化旅游

244、首先,洛阳市委市政府应充分利用“中国诗都”这张素雅的名片,将诗都文化旅游纳入洛阳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从“弘扬中国诗词文化,促进洛阳旅游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加强对诗词文化旅游的重视。其次,要注重对诗词的深入分析和价值研究。

245、普及诗词文化知识

246、从长远来说,洛阳要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品牌,最主要是依赖于广大的社会群众,需要从提高市民的诗词文化修养入手,普及人们的诗词文化知识。具体措施:把诗词文化知识的普及与学校教育结合;鼓励诗词文化进入居民社区;将诗词文化贯穿到导游的培训和导游词的设计中。

247、修复诗词旅游景观

248、修复遭到破坏的诗词景点,如修复建设白居易故居等诗词旅游景观。同时发掘新的景观,诠释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观意境,积极建设洛阳诗都旅游的美好形象。

249、宣传诗都旅游品牌

250、旅游宣传是旅游规划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建议以“河洛之窗,诗都再现”作为洛阳诗词文化旅游的宣传口号,打响诗都文化旅游品牌,并以诗都文化旅游品牌辐射中原及全国地区,促进洛阳文化旅游新的发展。可以举办“吟诵经典·陶冶心灵”古诗词诵读活动;推出《我爱唱诗词》文化娱乐节目;以洛阳古典诗词为背景,创作洛阳本土原创动画片等。

251、开发特色旅游项目

252、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对于游客来说,仅仅欣赏和学习诗词的内涵,难以满足游客体验的需求。所以,在开发诗词旅游产品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253、诗会。每年召开大型规模的诗会,邀请著名的现代诗人或者对诗词颇有研究的学者来洛阳诗会吟诗作赋,挥毫泼墨。每年举办几次诗词竞赛活动、诗词鉴赏大会等,营造诗都文化氛围。

254、诗书。举办诗词书法会展,喜爱诗词或者书法的游客可以现场执笔或吟诵,彰显才华。还可以邀请中国顶级书法家来此挥毫,题写与洛阳有关的名诗美句,这也是对洛阳的一种无形的宣传。

255、诗酒。杜康酒是洛阳本土酒,利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作为宣传语,打造“中国诗酒”品牌。

256、诗菜。水席是洛阳的招牌菜,可以用古诗词来给水席的每一道菜命名。打造诗都特色水席,让游客在餐桌上也能感受到中国诗都的文化底蕴。

257、创新诗都旅游模式

258、诗乐茶社。“乐以诗为本,诗以乐为用”,音乐和古诗词有着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茶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载体和题材。将诗词文化、音乐艺术和茶文化相结合,建立诗乐茶社,使品茶、赏诗、听乐融为一体,可谓相得益彰。诗乐茶社应散布在洛阳知名旅游景点附近,便于游客旅游过程中疲劳时,在此歇脚。同时,诗乐茶社可以吸引更多的对诗词感兴趣、对音乐有激情、对茶艺有研究的人们赴洛旅游,或写诗,或谱曲,或饮茶,亲身体验诗乐茶社的乐趣和悠闲。

259、中国诗都园。可以在龙门的香山寺、白园这个区域,打造“中国诗都园”。香山寺和白园有着丰厚的诗词文化底蕴,白园则是以白居易墓地为基础开发的文化性公园。洛阳要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品牌,可以以香山寺和白园为依托,创建“中国诗都园”,将文化性与娱乐性紧密结合。创建诗人诗词学术中心、诗歌展览馆的同时,建设诗词文化游乐园。使游客在凭吊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欣赏诗人诗词作品的同时,可以到诗词游乐园去体验和参与诗词文化活动,学习传统诗词文化的同时,感受到诗都游的乐趣。

260、诗都文化村。建立以村为载体来呈现诗都洛阳诗词文化的诗词文化村。诗词文化村的选址应该在文化氛围浓厚、客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今洛阳桥南的安乐窝南望关林和龙门石窟,北依洛河,是“安乐居士”邵雍的旧居。这里还有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洛阳师范学院,可谓文脉传承,底蕴丰厚。如今洛阳师范学院要进行整体搬迁。可以考虑以师范学院这块土地为诗都文化村根据地,并辐射着整个安乐窝,利用便利的交通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安乐窝诗都文化村。

261、总之,古诗词秉承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彰显了城市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古典诗词是洛阳文化的灵脉,将其服务于城市旅游业,能够陶冶游人的心灵,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以“中国诗都”作为洛阳城市宣传的一张素雅而有内涵的名片,可以提升洛阳高雅的城市形象。打造诗都文化旅游定能促使洛阳文化旅游焕发新的活力,推动洛阳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62、李扬,佟松林。浅谈古诗词在旅游业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09(19)

263、张捷,程章灿,刘泽华。作为地方文脉的古典诗词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江苏省吴江市江南水乡古诗词文化旅游产品规划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64、尹向东。诗词旅游探微[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65、描写风景的古诗范文6

266、古诗阅读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教学和复习备考中的难点。学生认为古诗难读难赏,因素固然较多,但不大明确阅读鉴赏的基本步骤,没有掌握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无疑是重要原因。

267、读通一首古诗,不妨依照下述步骤与方法操作。

268、疏诗面,理诗脉

269、“疏诗面”是指对一首诗歌的语言文字大致疏通理解。古诗的词义、句法具有特殊性,因大量使用文言词语,给阅读带来困难;又因受格律之限,倒装、省略等特殊句式也不少见;再加上用典,阅读理解的难度就更大了。因此,在阅读古诗时,如果我们善于借助已经掌握的古汉语词法、句法与典故知识,理解就会快捷、准确一些。

270、“理诗脉”是指理清诗的构思线索,诸如怎样选择写景视角,怎样处理景、情、理的关系,怎样起承转合等等。理清诗脉有助于把握全诗的内涵。

271、入诗境、悟诗情

272、诗境即诗歌的意境,是指诗歌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客观景物与诗人的主观情感两个方面。阅读欣赏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要置身于诗的境界,体悟诗人之情。

273、进入诗境总是从感受诗的意象开始的。意象是诗歌中融注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抓住意象揣摩,并将其连缀成诗的画面,进而联想、想象,“诗中赏画”是进入诗歌意境、体悟诗人情感的关键所在。比如林景熙的《梦回》:

274、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275、诗中描写了“荒馆”、“秋月”、“砧声”、“莲叶”、“沙鸥”等意象。其中的“荒馆”、“月笼秋”展现了秋月惨淡、客馆荒凉的景象;阵阵“砧声”与沙沙的“莲叶声”触动了诗人的愁肠;难以入眠的“鸥鸟”更是愁肠百结、彻夜不眠的诗人的自况。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幽寂、荒凉、冷清的“游子思归”图画,抒发了诗人异乡漂泊的离愁别恨。

276、古诗的意象具有特定性,这为我们理解诗意、进入诗境、领悟诗情提供了“方便”。如“杨柳”表送别留恋,“红叶”是传情之物;“沙鸥”表飘零伤感,“砧声”代思妇之言;“西风”表落寞惆怅,“江水”喻时光流逝;“鸿鹄”表理想追求,“鸳鸯”为夫妇恩爱;“松柏”表坚强伟岸,“烟雾”即迷惘朦胧——鉴赏古诗必须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

277、明诗法、品诗味

278、“诗法”即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中较为复杂的问题,大而言之,一切可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均可称为表达技巧,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

279、一是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鉴赏古诗并非仅仅明确何处用何表达方式而已,重要的是必须深入理解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诗中的人、景、事、理、情是怎样有机结合的。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此词开篇便以笼天罩地的气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山川雄伟、英雄叠出的壮丽画卷中,然后描赤壁雄奇之景,点千古英雄之杰,述统军征战之绩,生物是人非之感,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认真研读此词,我们会发现,下笔描绘壮丽画卷是为“千古风流人物”设置壮阔的背景;写赤壁雄奇之景是为推出千古英雄之杰;刻画周瑜这位儒将的形象既反映了词人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向往,也反衬出词人当时的不得志。尤其是末句的抒情更是表明了词人由短暂求永恒、于苦闷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并将历史之叹与现实之感、英雄之业与建功之志、景与情、人与物都一起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融合为实虚结合、含蓄蕴藉的境界。

本文地址: hTTp://wwW.Ti29.CoM/zhiwu/9070.html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上一篇:情侣低调撒狗粮句子〖情侣低调撒狗粮句子〗
    下一篇:最动心的情话 最好听的情话〖最动心的情话〗
    

    Copyright © 2021-2023 www.ti29.com

    All right reserved. 提花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08254号-9

    返回顶部重选